□本报记者丁小凤
“这个年轻的生命需要我们,这个家庭需要我们,我们即使捐出1分、1角、1元……也能积少成多,聚沙成塔,给他们带去希望……”7月20日,在平凉“红寺中学友情岁月群”、“平凉建行客户咨询与服务群”微信群里,这条消息引起了所有群友的注意,并牵动了他们的心,20元、50元、100元……短短3天时间,就筹集捐款1.2万元。
50万元医疗费难倒双胞胎兄弟
7月27日,记者了解到原来此次捐款的受助者是何建宁。29年前,他和弟弟何建强这对双胞胎出生在静宁县红寺乡寺岔村车坪社。父亲于2002年不幸得病去世,当时正在读初中的兄弟俩为了让三弟何建彪好好读书,同时为体弱多病的母亲减轻压力,他们二人便开始辍学打工,并凭着艰辛打拼还清了家里的借债。
2015年底,双胞胎兄弟双双成家,各自生下小孩。三弟何健彪今年6月大学毕业,也找到一份工作。虽然日子一直过得艰难,但一家人勤勤恳恳,觉得总有奔头。
2015年11月,何建宁因感冒住进云南省德宏州人民医院,随之被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最后转往兰州大学第一医院进行治疗。截至目前,由于病情达到了高危程度,何建宁已经化疗6个疗程,病情有所好转。
“医生说目前是骨髓移植的最佳时期。我和二哥都已初步配型成功,待高分辨确认人选后可进行骨髓移植手术。”何建彪说骨髓移植配型成功后,近50万元的移植费又让一家人束手无策。
“爱心接力”传温暖
李炜是此次两个微信群捐款的发起人之一。7月24日,在他和几个发起人的组织下,群友们来到了何建宁的家中,并把筹集的1.2万元捐款转到了何建强的银行账户里。
“非常感谢群友们的积极捐款。”李炜介绍,现在何建宁一家向中国建设银行静宁支行贷款9万元,社会爱心人士捐赠1.2万元,通过“爱心筹”平台筹集6万多元,但骨髓移植的治疗费还是远远不够。
“为了大哥能接受化疗稳定病情,我暂时放弃工作和二哥轮流照顾,一人在医院照顾,一人出去打工挣医药费。面对昂贵的骨髓移植费用,亲戚朋友也都借遍,现在已借无可借,负债累累的我们已经走投无路。”何建彪说,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能求助社会好心人士的帮助,希望他们能给大哥一次重生的机会,真心感谢每一位帮助和支持大哥的好心人。
此时,何建宁一家希望更多的爱心人士伸出援助之手。如果您想帮助他们,可以联系何建强和何建彪,联系电话:1811938615518298438918。
新闻推荐
省政府督查组督查平凉市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情况吕同舟主持汇报会
本报讯(记者赵育娴)8月26日至27日,省教育厅副巡视员余晓东带领省政府督查组,督查平凉市贯彻落实《甘肃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实施办法》进展情况。市委常委、副市长吕同舟...
静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静宁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