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赵育娴郭海凤
李永田家的果园挂果了,卖果子卖了10万元;养鸡大户王小平又扩大了规模,今年出栏鸡苗和肉鸡5万只;南北两社的自来水管道修好了,百余户群众家里又“淌”出了自来水……对于灵台县独店镇姚李村来说,2014年的喜事可谓是一件接着一件。
2014年12月8日,记者在姚李村采访,村主任卫永鹏向记者总结起这些喜事的源头——双联行动。“都是因为双联行动的帮扶,村子才越来越好……”姚李村是灵台县委书记王学书的联系村,如今,以种果、养殖为主的产业发展欣欣向荣,昔日的旧村落面貌焕然一新。
李永田就是在双联的帮扶下发展果产业的。记者来到他家时,他和媳妇两人刚从果园里忙完活回来,“务作80亩果园可不省心,我每天都是天麻麻亮就去果园,有辛苦就有收获,果园去年开始挂果了!”手上还黏着泥巴,只要提到自家的果园,李永田打开的话匣子就合不上了。
2009年,村里刚开始发展苹果产业的时候,李永田便拿出自己多年打工的积蓄承包了86亩果园,五年过去了,在李永田的精心照料下,现在果园已开始挂果,去年虽然挂果不多,但也产了15万公斤果子,李永田一下子“进账”10万元。
从半米高的苹果幼苗到茁壮生长的挂果园,李永田说,这都少不了双联的帮扶。停在他家院子里的五辆车便是最好的见证,拉运肥料的四轮拖拉机、果园耕作的手扶拖拉机、还有县委王书记协调投放供他搜集肥料的沼气抽渣车……李永田告诉记者,家里一年添一辆车,都是为了务作果园添置的。“也许明年,家里还会添置一辆车,那将是一辆小轿车!”想想果园带来的美好日子,李永田不禁笑了起来。
如今,在姚李村,和李永田一样,许多人都开始发上了“果财”,村里外出打工的人少了,回家务果的多了,目前全村的果园已发展至千亩以上。对农村人来说,没有比安居更让他们感到幸福的事了。近两年,随着新农村建设、农村危旧房改造等一系列项目在姚李村的争取实施,全村80%的农户或新建或维修房屋。
“一家一户的喜事尚属小喜,村里的大喜事桩桩件件算来都多着呢!”卫永鹏告诉记者。“全村7社都通上了硬化路,建成了5处村民活动广场,修起了农资配送中心、农家书屋和便民超市,维修改造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老年幸福院,变化这么大,你说是不是喜事?”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