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利军文/图
2014年年末的一个冬日下午,在姚震的居所,我俩进行了一番信马由缰的畅谈。外面天寒地冻,两居室的房子里也不暖和,没有暖气,凭靠墙的几块电暖板来打发漫长的严冬,日子的寒酸是显而易见的,他却不以为意,满怀深情地向我讲述他五十多年间坎坷波折的不寻常经历,抱出自己一大卷一大卷的画作,摊在摆设凌乱的桌面上,兴致勃勃地讲自己对每幅画设色笔意的把握,讲他对艺术创作的感悟心得,言语中没有抱怨和牢骚,没有自命不凡的自我表扬,心中的念想全与提高画技、追求画风的老到圆熟、创作出让更多人满意的作品有关,丝毫没有触及生活的清苦和环境的逼仄,好像那都是旁人的事,与己无涉。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我脑子里突然灵光一现,冒出了界定他的称谓:草根画家。
1958年,姚震出生于灵台县新开乡,五六岁时,过继给鳏居的叔父。上小学那会儿,他比别的同龄人要多干一样事,就是每天要到深沟里挑水,人小力单,两半桶水挑回家,泼洒得所剩无几,接着得自己做饭,够不着锅台,脚下垫几块砖,一通烟熏火燎,手忙脚乱,少盐没醋的饭出锅,胡乱拨拉几口,就得扔下饭碗往学校跑,经常迟到,被老师罚站在院子里,是他习以为常的事。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艰难困苦的历练中,姚震失去的是童年少年无忧无虑的欢乐,得到的是对人生五味的过早体验和品尝,是超越年龄特点的成熟。1978年,姚震从灵台一中高中毕业,参加当时甘肃师范大学音乐专业招生考试,拉二胡,唱歌曲,专业过关,文化课考试也上线,有机会被录取,可是,500多元的学费成了挡在他面前的拦路虎,不算小的家族里,长辈们聚在一起商讨资助他上学的事宜,最终,只筹到100元,那个穷困的年月,家家等米下锅,谁家能有余钱帮人解困?一分钱难倒英雄汉,筹不到学费,他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青春梦戛然夭折。对一辈子当个农民,他的思想准备并不充分,农民的日子过得太苦了,他不想让祖辈的悲剧命运在自己身上重演,总谋划着过另一种生活。劳动之余,他发现到处有长得奇形怪状的树根,稍做比附和联想,那些在村人眼中一文不值的东西就是些活灵活现的艺术品,他突发奇想,就采集树根玩根雕,以他当时的阅历和见识,根本就不知道还有根雕一说,还是一种艺术门类,周围的人更不知道,没人指点,也没人欣赏,他玩根雕充其量就是一种自娱自乐。后来,县文化馆的领导知道了,跑来一看,大为赞叹,极力向外推荐,可是,圈里圈外,大家的根雕知识一样贫乏,没人感兴趣,他的努力就只剩自生自灭一途了。这条路不通,他又开始盘算着经商,他太需要挣到钱来改变家庭和自己的生存现状了。他在乡上的街道租下门面,办起了农副产品和中药材购销站,当时改革开放已经肇始,政策大为灵活松动,以前由国营商业部门垄断经营的这些行业,开始允许他人涉足了,他信心满满地想干出一番业绩来。但是,希望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他身上缺乏经商必备的要素,譬如精打细算,唯利是图,譬如精明奸诈,见利忘义,收药材,看见交售药材的农民穿得跟叫花子一样,他不忍心将他们拿来的湿药材压等压价;收粮食也是一样,有次看见一个饿得昏倒在收购站旁边的人,一打听,家里断顿三天,他大发恻隐之心,让手下的人拉一麻袋白芸豆连人送回家去,类似的为商家忌讳的傻事他常干,结果可想而知,收购站严重亏损关门大吉。农村人有一句口头语是“贩猪猪贵贩羊羊贵”,这好像就是用来说他的,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茫然无助。后来,他看见有走村串户的画匠凭一支画笔能混口轻省饭吃,就又萌生了当画家的念头,他小时候喜欢绘画,多少还有点基础。不想,这一干就是三十年,酸甜苦辣的三十年,跌跌撞撞的三十年,艰难打拼的三十年,三十年过去了,绘画不再被他视为混饭吃的谋生手段,而成了他的精神寄托和人生追求,成了他向人世表情达意的方式,更是他孜孜以求的事业。缺乏专业培育,鲜有高人指点迷津,仅凭不很高的悟性和一股拼劲,他终于在大雅之堂为自己争得了一席之地,跻身中国国画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甘肃省美协会员之列,担任平凉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崆峒书画院副院长之职,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大型展览并获奖,完成了由画匠到画家的跃升,这一跃升的背后,是一串和血带泪的不平常故事。
染指中国水墨画,以姚震在起步阶段的素养和功力,绝非易事,文人写意的定位,就使这种画风有了曲高和寡的先天遗传,有些人耗半生心血,也难以叩开它的玄妙之门,庆幸的是,姚震不仅叩开了,而且折腾出了一段属于自己的精彩,历多年不舍昼夜的苦练揣摩,又得当世花鸟画大师张世简的真传,他的画在骨线的排布、用笔的苍健拙朴、用墨设色的典雅和收放自如、不重形似属意神似、着意花鸟的灵动和气韵诸方面,都形成了不可小觑的特色和功力,与当下那些靠玩弄雕虫小技游走画坛的人不可同日而语。
客观地讲,姚震的画仍存在纰漏和瑕疵,对风格的把持不够专注,线条的处理时有随心所欲的痕迹,题图文字的章法多有不甚讲究和粗疏之处,受小品画的束缚,对大题材的处理难免显出些缩手缩脚,虽然这都是外行人说的外行话,但作为同乡朋友,我依然希望姚震在今后的绘画生涯中,能扬长避短,将他的花鸟画画得更细致传神,更有情趣,也让别人从一介“草根画家”身上获得更多的启示和教益。苦过的人是不畏苦的,能吃苦、对生活的要求一贯随意的姚震,只要不放弃他的专心致志,他在花鸟画的创作上一定会有更大的建树。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灵台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