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灵台讯(记者李晓明刘英娜)在灵台县百里乡稔沟村群众眼里,马发展名气可大了,他不但牛养得好,还上了报纸。7月30日,当“问道崆峒?走进平凉”大型全媒体融合报道采访团的记者们再次把镜头对准马发展的时候,他的脸上掩不住笑意。
马发展家有8头牛,43只羊,仅养殖一项年收入3万多元。作为川根底农民养牛合作社的发起人,马发展发展的社员已占到全村近半数农户,养牛成了当地群众脱贫的首选方式。年近80岁的李鸿德养牛30多年,他家的5头母牛个个膘肥体壮,6个多月大的4个牛犊也可以出售了。“那你的牛卖给谁呢?”香港《大公报》甘肃记者站记者金缕春好奇地问,“以前是牛贩子上门来收,现在我们只卖给秦宝公司。”老李摇着手里的草帽愉快地答道。
老李所说的是县上招商引资的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秦宝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该公司在百里乡建成了万头现代肉牛产业园,通过“农户繁育、企业育肥”的方式,给农户提供冻精,政府补贴冻精款,免费开展冻配,以当地群众的母牛为母本进行繁育,等牛犊长到五六个月,体重控制在240公斤左右时,再以高于市场价20%的价格回收,企业还给农户每头牛补贴300元,政府给每头母牛补贴300元。除了这种“订单养殖”,秦宝牧业还开展了“寄养代繁”的养殖模式,将能繁母牛投到有规模的合作社进行饲养,产犊后仍以高价回收。通过这两种模式,带动当地群众发展肉牛养殖。目前灵台县牛饲养量17.9万头,年出栏肉牛6.5万头,进一步夯实了富民增收的基础。
采访团成员还深入皇甫谧陵园、灵台博物馆等地,对该县旅游文化产业进行了采访。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