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灵台新闻 > 正文

夯实“硬基础” 提升“软实力”——平凉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之教育篇

来源:平凉日报 2016-01-21 18:0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赵育娴

二年级的任雨菲从外省转学回到了老家郑家洼村,她爷爷任九君告诉记者,“菲菲的父母都在外打工,今年回乡看到学校这么美,就把女儿送回来了。”

一个“美”字看似简单,却道出了老百姓对平凉市这几年教育事业发展的肯定。

从学前教育的普及到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动,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到高中教学质量稳步提升,从甘肃医学院成立到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筹建……过去5年,平凉教育发生了太多的变化,留下了太多的精彩。

科学规划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去年深秋的一天,山里的大雾被太阳驱散,灵台县蒲窝乡郑家洼初级小学3年级的4名学生,吃完免费营养早餐,便把课桌搬到了院子里,伴着阳光开始早读。

这个位于灵台县南部山区的初级小学,同城里的学校一样,校舍优美整洁,实验室、图书室、保健室、电脑室、音乐教室、美术器材室等一应俱全。

“如今,许多问题都在慢慢解决,比如‘大班额\’现象,已经得到了缓解。”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记者了解到,“十二五”以来,平凉市在城镇优质教育资源扩容和农村小规模学校规范办学方面,通过实施校安工程、薄改项目、改善初中办学条件项目,一方面解决城镇学校“大规模”、“大班额”问题,另一方面,想方设法扶持办好农村小规模学校,稳定农村生源,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从中心城市学校布局优化调整出发,平凉市制定印发了建设规划,将平凉城区划分为老城区、新城区、东城区和西城区四个学区,每个学区建成2至3所具有示范性的学校,带动整个学区教育发展。此外,启动“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发展学前教育,适龄儿童“入园难”的问题得到初步缓解,至2015年底,全市共有幼儿园261所,比2010年增加了89所。

城乡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惠民政策的支持。5年来,全市为8.81万余名学生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近4.82亿元;为17.02万名学生发放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1.4亿元;为中职学生拨付国家助学金、免学费资金2.38亿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专项资金12亿元;安排营养改善计划专项经费3.9亿元,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19万名学生全部吃上了营养餐。

突出质量创办群众满意学校

课堂上,来自不同学科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尽展风采;座谈会上,兄弟学校的教师畅所欲言,谈着自己的感受……这是记者在去年平凉一中教学开放周活动中见到的一幕。

2015年,平凉一中在高考中取得历史性突破——一本上线470人,其中应届生400人,上线率40%;二本以上总上线人数1080人,首次突破千人大关。

一所学校,只有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学校办出了自己的特色,有了自己的“魂”,才能堪称一所好学校。

“十二五”期间,平凉市各所学校教育质量不断攀升,高考成绩稳步提高,2015年,全市高考应届生一本上线2078人,上线率为10.7%,较2010年的6.5%提高4.2个百分点;二本以上上线6745人,上线率为34.8%,较2010年的19.4%提高15.4个百分点。

教师素质的提升是教育质量提升的基础。通过签约、落实特岗计划、招聘、招考选拔等,5年来,平凉市共补充教师3331名,实施“名师工程”,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是教育质量提升的保证。过去5年,平凉市创建31所省级德育示范校,全面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和初中划片直升政策,“两基”工作通过国家验收,义务教育学校“阳光分班”全面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3.26%,初中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达93.8%。(下转第2版)

新闻推荐

一家团聚最幸福

...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夯实“硬基础” 提升“软实力”——平凉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回眸之教育篇)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