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王富强
元旦前夕,灵台县梁原乡张家塬村村民王备战从兰州打工回来,让他没想到的是,原来的土路一下子变成水泥硬化路。于是,他叫来一辆出租车,心里乐开了花似的直奔家去。
张家塬村地处梁原乡南部,行路难一度使这个偏僻的小村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也正因为如此,近年来,该村人口外流严重,原来的93户人到现在仅剩32户。
王备战说,这条路修通以前,他要花1个多小时,步行7.7公里盘山小路才能到山下的集市赶集,而现在,“搭个车一阵阵就到了”。
张家塬村的蜕变,是该县交通扶贫攻坚行动的一个缩影。去年以来,该县按照“优先通贫困村、两年内全覆盖”的思路,走出了一条以路兴产、以产促农民增收的扶贫之路。
“这路以前坡度大,坑坑洼洼,出行很让人犯愁,路修好以后,开车到市区能省70分钟。”跑短途运输的星火乡司机周永居说。
周永居所说的这条路是2015年市列“十大工程”之一的什星百公路改建工程,去年以来,该工程完成投资5130万元,铺油路面22公里。
什星百公路是该县“三横四纵”路网骨架中的第三纵,也是该县北上平凉、南下陕西宝鸡的一条重要通道,起于该县什字镇水晶村,途径什字、星火、百里3个乡镇8个行政村、1个国营林场,止于陕西省麟游县黄家咀子陕甘交界处,全长35.8公里,收益群众达3万多人。
把几十条乡村土道变成光洁平整的水泥路,钱从哪儿来?要减负,又要动员农民参与建设,如何使修路更加契合民意?
该县采取向上“争”一点、财政“挤”一点、群众“投”一点等多元化筹资投入机制,打通了农村道路建设资金的“瓶颈”。去年以来,该县投资7344万元,实施农村道路通畅工程24条122.4公里,涉及10个乡镇34个行政村,至此,全县通沥青(水泥)路的建制村累计达到166个,通畅率达到90.2%。
路修好了,管理和养护工作怎样做呢?在这方面,灵台县交通运输部门十分用心。去年以来,投资450多万元对全县6条农村公路实施了养护维修安保工程。同时,投资1117万元,完成了蒲河桥等6坐危桥加固工程。
公路建设一小步,经济发展一大步。随着灵台县交通扶贫攻坚行动的实施,必将给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灵台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