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手们正在诵读《念奴娇·赤壁怀古》。
□本报记者张成龙
中华文化渊源流长,经典诗歌诵读不衰。4月22日,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华亭一中尚德厅二楼的阶梯教室里人潮涌动,座无虚席,平凉市第一届“新华杯”中学生诗歌朗诵比赛在这里拉开帷幕。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主持人宣布开始后,来自灵台县上良中学的赵继文在一片掌声中率先登台,诵读起了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圆月初升,华灯璀璨,一条小船缓缓从水面驶来,台上的朗诵者仿佛江畔行吟的哲人,用抑扬顿挫的诵读声把观众的思绪带回了初唐时代。
“青春无悔,既然选择了蓝天,也就选择了飞翔,哪怕有一天会有一双滴血的翅膀……”伴随着柔美的音乐,平凉工业园区甲积峪中学代表队的选手们,以一首《青春的赞歌》又把观众带到了美好的青春时代。
舞台上,选手们声情并茂,用自己对经典的理解和演绎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或用激昂飞扬的诗句,诠释着对梦想的热爱,或用丰富的想象,述说着美好的未来,或用柔缓的回忆,怀念着青春的甜美……
“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台上,来自静宁县新店初中的刘莎莎深情投入,热泪盈眶;台下,观众们表情凝重,被深深地感染。随着雷鸣般的掌声响起,诵读比赛走向高潮。
诵读完诗句,刘莎莎向观众深鞠一躬,匆匆走到门外,站在走廊上低头拭泪,做深呼吸——在诗歌《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的朗诵中,她的忘情投入使自己的心情跌宕起伏,久不能平。由于感情充沛,表达得当,她的诵读得到评委们肯定,最终荣获第一名。
“在朗诵这首诗歌时,只要一投入感情,就感觉时光把自己带回了那个动荡的时代,在以那个时代的人的身份朗诵,恨不得将心中所有对时代的不满和仇恨都发泄出来……”心情平静后,刘莎莎告诉记者,正是旧社会中华民族的苦痛与灾难触动了她,让她不能自已,泪流满面。
变化的队形、优雅的手势,精美的汉唐服装、深情的语调、舒缓的音乐……伴随着此起彼伏的掌声,《将进酒》、《念奴娇·赤壁怀古》、《蜀道难》、《满江红》等经典诗文在选手的演绎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打动着在场的观众。
“诗歌朗诵不但让同学们领略到了经典名篇的魅力,也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和人文精粹,感受到了生命的厚重与永恒。”在现场观看比赛的华亭县教育局康文昊说。
来自全市各县区26所中学的26支代表队约80多人参加了诵读比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静宁县新店初中代表队、泾川二中代表队并列获得初中组第一名,华亭一中代表队获高中组第一名。
此次“经典诗文朗诵”比赛,是平凉市第三届中小学读书节系列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旨在为同学们提供自我展示的平台,让大家深切感受中华经典诗文的魅力。
新闻推荐
...
灵台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灵台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