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兵文/图
在平凉,有这么一位民间艺人,一枚很小的果核,直径不过3厘米,经他一番构思、精雕细刻后,立马就能变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他就是核雕爱好者杨小荣,现供职于平凉职业技术学院。日前,笔者对他进行了采访。
无师自通,8岁能在果核上刻脸谱
杨小荣今年48岁,一脸善相,上身穿着一件背心,面对笔者的来访,他显得有些拘谨,但是一说到核雕,立马来了兴致,向笔者讲述了他痴迷核雕的经历。
杨小荣从小就喜欢拿着毛笔画画写字,并在砖瓦、石头上刻东西,大概七八岁的时候,更喜欢搜集桃核、杏核、核桃把玩,用废旧锯条制作成小刀片,在果核上随心所欲地雕刻文字,久而久之,就能在果核上刻一些形象逼真的提篮、脸谱等图案,受到小伙伴们的追捧和夸赞。而自与核雕结缘后,他一直在探索,从未间断,技艺日渐成熟。
杨小荣告诉笔者,刚开始他找来一些人物、昆虫、花鸟之类的图片,参照着雕刻,后来就胸有成竹了,能在果核上随意雕刻一些花鸟、人物造型。为了提高雕刻水平,他经常读一些有关核雕书籍,有时也从互联网找资料学习,就这样坚持了40年,到现在,只要一闲下来,就拿出工具和找来的果核进行雕刻,经常忙到半夜才休息。
精美核雕,成为亲友赠人佳品
杨小荣说,做核雕时间久了,就发现有些果核适合做,有些不适合做,有些适合刻人物肖像,有些则适合雕花鸟鱼虫,这就要求在做核雕之前必须先对果核的品质进行精心挑选、分类。
目前,杨小荣做核雕所用的材料主要是橄榄核。以前他用的都是本地桃核、杏核、李子核、核桃等,但在雕刻过程中他发现这类果核质地软,下刀容易破裂,难以保存,把玩时间也不长。
2000年,他上网时意外发现在南方城市很受欢迎的核雕工艺品,大多数是用橄榄核做的,因为它质地坚硬、细腻,无纹理,核皮厚,油性大。于是,就花钱从网上购买了一些橄榄核,用橄榄核做出来的核雕作品明显好多了,而且容易下刀,不会破裂。
杨小荣最擅长雕刻神话故事中的人物和神兽形象,比如“十八罗汉”、“八仙过海”、“钟馗”、“十二生肖”、“貔貅”、“金蝉”等,同时也雕刻一些花鸟、昆虫之类。
现在,同事和朋友们需要选购礼物送人的时候,杨小荣的核雕作品成为首选。值得一提的是,杨小荣妻子每年过生日,他都会精心雕刻一串“玫瑰系列”核珠作为礼物相送。他的妻子笑着对笔者说:“这虽然不是什么金银珠宝,但它是老公花费心血亲手做的,包含着他对我最真挚的爱,我很看重!”
技艺精湛,遗憾无人传承
核雕,历来被称作“微雕神技”、“艺术奇葩”,2008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遗憾的是,杨小荣从事核雕创作40余年,从没宣传报道过,作品也很少让外界知晓。直到2013年,他认识了工艺美术师何文华,并经何文华介绍陆续加入了陇东奇石家协会、平凉市总工会职工文化联合会工艺协会、平凉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他的核雕作品才逐渐向世人展示出来,并多次在一些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中亮相并获奖。
现在,杨小荣因长期久坐、熬夜,眼睛近视、腰痛,指头也有些肿胀,他说,身体的病痛自己能忍住,让他最不安的是,他坚持40余年的核雕技艺无人传承。他希望地方政府能够充分重视这一民间手工艺,把它作为一门产业发展壮大,造福社会。
新闻推荐
□姜慧仁日前,平凉市中心城区某小区又发生了一起狗咬人事件,虽说人们常说“狗咬人”不是新闻,但4岁的小乐乐在被狗咬伤那一瞬,哭声不仅刺痛了父母的心,也让许多居民为“犬患”担忧。...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