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龙
据平凉市环保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平凉市环境空气质量有效监测天数364天,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及以上天数310天,比上年增加20天,达标率84.7%,空气质量整体良好。
然而,随着私家车保有量及城市人口的逐年增加,加之平凉中心城区属典型的干旱型气候,降水量小,风大尘多,且为“两山夹一川”的河谷地形,空气扩散能力差,大气质量改善难度大、成本高、效果不理想,存在客观上的困难和不利。可是,面对环境现状,却很少有平凉人反思自省:城市空气质量与自己有什么直接或间接关系?
所谓“低碳”,其实是一种生活习惯,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节约身边各种资源的习惯。它和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并不矛盾,也不抵触,只能使经济社会发展更合理、更高效、更科学、更持续。
其实,低碳生活并非一个高而玄的概念,也不是工业化程度很高的城市的“专利”,它就“潜伏”在你我的日常生活细节中。也许,你一个看似不经意的习惯举动,就使你成为了“低碳达人”。例如,每天洗手洗脸时,把水龙头开小一点;在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和平板显示器;一旦不用电灯、空调,随手关掉;手机一旦充电完成,立即拔掉充电插头;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用在附近公园或滨河路上的慢跑,取代在跑步机上的锻炼;用节能灯替换传统灯泡;不坐或不开汽车,改骑自行车或步行上下班……只要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你就为低碳生活作出了贡献。
也就是说,低碳生活方式可以理解为:减低二氧化碳的排放,就是低能量、低消耗、低开支的生活方式。仅以节能灯为例,有专家测算,如果全国有1/3的白炽灯换成LED节能灯,每年能省下一个三峡工程的年发电量。何况,这样的低碳生活可以让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环境更优美,开销更少,不仅减轻自身的压力,也减轻了地球的压力,何乐而不为呢?
不仅如此,连搭电梯,洗热水澡,喝瓶装饮料这样的事,也有办法算出碳排放。如果你用了100度电,那么你就排放了78.5千克二氧化碳。为此,你需要植一棵树;如果你自驾车消耗了100公升汽油,那么你就排放了270千克二氧化碳,为此需要植三棵树。近年来,这种计算方式在一些环保志愿者的朋友圈转发量很高。它有一套精确的计算公式,将“公众日常消费——二氧化碳排放——碳补偿”这一链条直观而简洁地呈现出来。
过低碳生活,就是要想各种办法抵消自己的碳排放。除了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色色的方法,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但关心环境与环保的人们,却把减少二氧化碳实实在在地带入了生活。
低碳生活的出现,不仅告诉人们,你可以为减碳做些什么,还告诉人们,你可以怎么做。“低碳一族”正以自己生活细节的改变证明:气候变化已经不再只是环保主义者、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关心的问题,而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在提倡健康生活已成潮流的今天,低碳生活不再只是一种理想,更是一种值得期待的新的生活方式!
新闻推荐
本报讯中国·平凉2017“农业银行”杯第一届家博会将于4月1日至3日在百兴国贸大厦举行。据了解,此次家博会展馆面积约4000平方米,展位100多个,参展商涉及各大家用电器、装修公司、家居...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