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新闻 泾川新闻 灵台新闻 崇信新闻 华亭新闻 庄浪新闻 静宁新闻
地方网 > 甘肃 > 平凉市 > 平凉新闻 > 正文

别让垃圾零食“伤”了孩子

来源:平凉日报 2017-04-10 15:1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赵晓燕

记者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总能看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挤满了争相购买各种零食的孩子。在4月7日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段,记者走访了城区4所小学,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在。小商店“五花八门”的零食中,售价5毛或1元的麻辣食品、膨化食品以及色彩鲜艳的糖果、小瓶装饮料最受孩子们欢迎。

在这4所小学附近的小卖部,记者随机购买了10种、10袋5毛或1元零食。这些零食的外包装上生产日期、生产厂家、食品生产许可证号一应俱全,但细看就会发现包装粗糙,生产日期印刷模糊。随后,记者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输入这些零食包装上标注的“QS”、“SC”编码,即食品生产许可证编码,10种零食中只有一种食品生产许可证编码可查询。这表明这些5毛或1元零食包装上的食品生产许可证号纯属伪造,产品出自小作坊。同时,这些零食都含有脱氢乙酸纳、丙酸钙、甜蜜素、阿斯巴甜、辣味素等多种高盐、高糖添加剂,其中一种净含量为18克的膨化零食中标注的添加剂多达10种。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食品安全尤其重要。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中国营养学会联合编制的《中国儿童青少年零食消费指南》,将零食分为“可经常食用”“适当食用”“限制食用”3个推荐级别,而孩子们喜欢吃的这些小作坊生产的零食卫生不达标,质量严重不合格,并且大部分零食都含有色素、大量添加剂等有害物质,属于限制食用级别,如果长期食用轻则影响肠胃健康,严重的会慢性中毒,甚至致癌。

其实,每年春秋两季开学前,平凉市相关监管部门都会开展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检查,可是为什么这些小作坊零食仍在校园里大受欢迎呢?记者以为,学校、家长、监管部门三方都有责任。

小学生年龄较小,吃东西只为满足“嘴瘾”,无法明辨哪些可以食用,哪些对身体有害,而这些价格便宜“重口味”的垃圾零食正迎合了孩子们的需求。因此,要想杜绝垃圾零食对孩子健康的伤害,家长首先要负起责任,经常性告知孩子垃圾食品对身体的危害,积极引导孩子正确使用零花钱,培养孩子正确的消费观念。其次,学校是孩子获取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来源,所以学校应每学期都开展食品安全讲座,使孩子能够辨别不安全食品,认识到不安全食品的危害,树立健康的饮食观念。另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大检查力度,严惩校园周边违规经营者,让垃圾零食远离校园,远离孩子,为孩子们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学习环境。

新闻推荐

路畅了,不可玩“飞车”

□本报记者马炳玉为缓解中心城区堵车问题,去年12月,平凉市中心城区开辟了专门的公交车道,将原来的公交车道让给其他车辆行驶。随后,又在人行道上安装了隔离栏防止行人穿越。该些措...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别让垃圾零食“伤”了孩子)
频道推荐
  • 近日,漳县检察院联合漳县公安局城关派
  • 为有效遏制大货车交通违法行为,改善道
  • 陇西:“三强”行动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 大地回春添新绿植树造林正当时
  • 安财山: 发展藏羊养殖 带富左邻右舍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