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多少?
4月7日是第68个世界卫生日,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抑郁症”。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为了让更多的抑郁症患者获得帮助,将我国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要求各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对此,市区卫计系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开展宣传活动,向城乡居民宣传抑郁症预防与促进心理健康的有关知识,帮助更多的人远离抑郁症,让更多的患者早日走出困境!
□本报记者姜慧仁文/图
抑郁症患者小白(化名)康复已经一年多了,如果,今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不是“抑郁症”,她也许永远不会告诉别人,自己那段心陷泥潭的日夜。
那是5年前,小白的父亲因车祸离开了这个世界,当时爸爸离开平凉是想到西安看望上大学的自己,让人没有想到是在路上出现了车祸。让自己与父亲永远离别,她无法原谅自己,如果自己不留校打工,如果自己能够按时回家,如果父亲不去看望自己……那么,父亲就不会出现意外。
小白永远不能原谅自己,这样的日子让她煎熬了3年。
刚开始,自己是无法安睡,常常一两周都不能睡个踏实觉,不是整夜无法入睡,就是长睡不醒。终日浑浑噩噩,这样的情况直到她大学毕业都没有好转。那时,小白想到了治疗,可检查了几次都没有查出什么病来。没有办法,她就靠服用安眠药来让自己入睡。持续了一年多时间,她又一次去了医院,与以往不同的是这次她去了精神病科,医生的诊断是她患上抑郁症。
小白说在开始的两年时间里,先是睡不着,后是睡不醒,而且,每天必须午睡,不然脑袋就会疼痛,严重的时候像是炸裂了一般。因为睡眠不好,精神状态也非常糟糕,慢慢地变得不爱与人交流,因为感觉说话很累,更多的时候选择与床为伴。
小白的治疗方法是药物加锻炼,就这样她每天在坚持服药的情况下,通过早晚跑步,加上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她的病情渐渐得到控制,一天一天好了起来。
小白说自己的康复原因,一方面是治疗及时,锻炼效果明显,另一方面与她坚持写日记有关,在那些最煎熬的日子,她会利用无眠的夜晚写日记,在倾诉自己痛苦感受的同时,给自己留言鼓励。
回头看日记,小白发现自己曾有十多次自杀的念头,因为她太想通过这种办法去见地下的父亲,去向老人道歉、赎罪。是母亲无私的爱和无微不至的照顾陪伴,让她一次次放弃了那念头。
小白说:“医生给我开了药,吃了一周,症状就很快减轻,能够正常入睡,正常起床,吃饭甚至上班做家务,都能够顺利完成,精神上的麻木状态得到改善。只是在心脑中的愧疚还挥之不去,始终无法移除。那时药物也让我产生了极大的依赖性,有一次认为康复就停药几日,很快感到头晕目眩、呕吐不止,身体时不时有一种电击般的发麻感,躺在床上不能动弹。期间还有过一段时间的失眠,无论如何都睡不着,夜夜睁着眼睛到天明,这种情况持续了一个星期。”
这个过程中,医生尝试了很多不同药物,终于去年年初的时候,小白的症状开始减轻直到消失,她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
小白之所以愿意向记者陈述自己的患病史,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了解患者是怎样的生理状态和心理状态。从而采取正确的应对态度,希望自己的故事能够帮助他人早日走出泥潭。
健康生活靠自己
采访中,抑郁症患者小白的话,让人警醒。她说,在自己28岁的人生经历中,最有成就感的收获就是战胜抑郁,重新燃起生命之火。而战胜疾病的动力就是自己的信念与坚持,医生和家人的帮助都是外力,要康复还要靠自己努力。
在世界卫生日的宣传现场,平凉市一位心理健康专家说,健康不能只靠医生,靠高科技,想要战胜疾病,想要健康快乐,仅依靠医生与药物是完全做不到的,医生只能帮你找到治疗的办法,医疗只能帮你减轻痛苦,真正的治疗与健康还得靠自己。
作为一名抑郁症患者,拥有一颗积极快乐的心态最为重要,这样才能去努力,去拼搏,能够配合医生主动治疗,主动健身。小白说拥有生命才拥有希望,拥有健康才会拥有未来;失去健康,就会失去一切。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赵晓燕记者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总能看到学校门口的小卖部里挤满了争相购买各种零食的孩子。在4月7日下午上学和放学的时间段,记者走访了城区4所小学,发现这种情况普遍存...
平凉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平凉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