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人该咋走
公交驶过专用车道。
自去年底,平凉市中心城区东西大街实行公交车专用车道、增加隔离护栏、主街道取消停车等办法后,有效缓解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压力,堵车问题得到了解决,但随之而来的许多问题让一些市民怨言较多。许多市民来电来信反映:
□本报记者姜慧仁文/图
近两年来,平凉市中心城区主要街道的堵车问题严重,为解决中心城区行车难,平凉市有关部门通过整治,堵车问题得到缓解,可随之而来的麻烦却让许多市民无奈。
公交车:“碾碎”人行道
公交车实行专道运行后,人们明显地感觉车快了,方便了,可公交车道经过的人行道路面却不不堪重负。4月12日,记者发现,广场附近的南面公交车道许多路面已经坑洼不平。严重的地方,路面已经变形破碎。城区类似的路面存在多处,雨天积水,晴天扬尘。
同时,也有市民反映,人行道上管道盖板众多,公交车路过碾压,时间一久被压碎。
采访中,一位姓李的退休老人说,现在隔离人行道的护栏或太长或太窄,长的地方走几十米找不到出口,窄的地方仅有1米,对面来个人都避让困难,若是街边商铺的门外开或者临时占用,行人就无法通过。再赶上下班或者节假日的人流高峰,大街就会由过去的堵车变成堵人了。
人行道不好走,许多人会走公交车道,车人争路,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还有一些不了解情况的人刚穿过马路,跑到人行道,却发现一辆公交车呼啸而来,路窄车大,旁边还有护栏,让人无法躲让,极为危险。
“公交站点太乱了,由于公交车改道,许多原车站停用,新站点位置标志又不明显,行人与乘客经常会出错弄乱,都不知道如何应对了。”家在南极巷居住的任女士说,有次在广场等公交,看见车来了,就赶紧跑到车站,谁知公交车却在广场新停车点停下,等她跑去车已启动。公交车站调整,有的前挪有的后移,虽说没有多远,任女士动作敏捷,快跑几步能够赶上,但对于跑不动的老人孩子来说怎么办?
东西大街:是街还是路?
人们常说的“平凉自古一条街”,指的就是东西大街,这条街是平凉中心城区居民生活水平的“体温计”、“晴雨表”,可如今出现的这些问题让许多市民感到不安,行人上街真不知道该咋走?
张先生在红旗街开了一家小饭馆,通行办法改变前,他的生意火爆,可如今,安装护栏与禁停的做法让他的生意冷清了。他说,人过不来,车停不下,想来吃饭都没办法。他认为要发挥街道功能,解决交通困难也要考虑众多临街店铺的经营情况,适当的地方可以设些停车位。
城市管理首先要解决人的安全问题。田先生认为,解决车辆通行问题,也要考虑行人安全问题。他说,中心城区人车争道的现象严重,因为没有明确的街与路的定位,“车飞快,人乱走”的现象普遍存在,东西大街的行人安全问题已经显现,希望车速能够放慢,护栏留口要考虑路、口统一,让行人能够安全通过。
呼吁:出行安全咋保证?
如今的交通管理是改善了中心城区的交通困难问题,但带来的问题与隐患也很多,不仅一些市民来电来信反映,还有一些微信平台也在呼吁,希望有关部门再细化管理办法,以人为本,把通行安全放在首位,让市民放心出行。
采访中,那位姓李的退休老人的话颇有道理。他说,推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是践行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解决了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公交专用车道作为一项民生工程,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车辆要选好,服务也要周到,让市民出行更便捷更舒适。公交、交管等部门要做到为民便民,既要确保道路畅通,又要确保坐公交与步行的市民交通安全。
新闻推荐
4月7日,全市卫生计生系统及各基层医疗机构分别开展了世界卫生日健康教育宣传活动。今年世界卫生日,平凉市的宣传主题确定为:“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当日,市区卫生计生系统组织...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