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柳娜
平凉市民张崇文近来十分心烦,上高一的儿子原本成绩在全年级中位列前50名,但自从买了智能手机后,沉迷于网络小说,成绩不断下降,最终,张崇文盛怒之下,将儿子的手机摔在地上。
随着手机、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融入中学生们的生活,电子阅读,也在平凉中学生中间流行起来。手机带来阅读便捷的同时,也引发了公众对青少年“手机依赖症”的担忧。
平凉某校初三班主任针对学生电子阅读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全班55名学生中,半数人曾经下载阅读过电子书。
这两天,平凉城区某校高一学生魏晨下载了《人民的名义》小说,每天做完作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机上看这部小说。“这部小说很好看,有时我都看到天亮了,这才洗洗脸,打起精神去上课。”高二学生丁小天告诉记者,他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一般是晚上10点至12点,有一部分时间来查学习资料,大多数时间看小说和娱乐新闻,周末了打打游戏,每月使用手机流量70M。
采访中记者发现,有的学生对使用手机阅读很是追捧,也有学生认为手机阅读占用了太多时间,对身体和心理都有不良影响。
“手机阅读极大扩展了阅读的方便程度,也极大扩展了中学生的阅读空间,但也要防止娱乐式阅读和碎片化阅读的弊端。”老师李金龙说。
“初三了,学习特别紧张,每天做完作业十点多了,下载了电子书也没时间看,有时就在下课的空余时间看一会。我觉得上学就要以学习为重,看一些经典的纸质书就可以了,从手机上看书又浪费精力,对眼睛也不好。”初三学生张晨光说。
平凉五中老师孙雪娥认为,学生使用手机可以了解新知识,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等。但问题是学生自制力薄弱,能否使用好手机这把“双刃剑”值得关注,毕竟网络上信息过于繁杂,色情、暴力等信息随处可见,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心智尚未成熟,容易误入歧途。并且,中学生处在汲取养分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深度阅读、深度思维,这一点,纸质图书显然比电子图书更具有优势。
平凉知名作家姚学礼表示,在缺少家长、老师等成年人监督的情况下,大部分中学生阅读网络小说只是为了排解压力、休闲娱乐。中学生自制力不强,而网络小说的通俗、新鲜、便捷、时尚,在某种程度上能使处在学习压力下的中学生得到片刻的放松和愉悦。但同时,中学生们在阅读一些网络小说的情节时,比如乱力怪神、校园暴力等等,会在价值观上出现困惑和迷失。
在2014年度全国书香之家获得者、平凉民俗学者王知三看来,手机阅读固然有益,但综合各种因素,还是弊大于利,要想让中学生获得真正的阅读体验,还是要呼唤传统阅读的回归,通过传统书店的创新,找到在数字化背景下中学生阅读的兴趣点。“传统书籍阅读不可替代,毕竟纸质书感受不同,那种翻书的感觉,阅读的立体感,甚至一些书籍的收藏趣味,都是电子书难以替代的。”王知三强调。
新闻推荐
不可否认,阅读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好的学习伴侣,但是,记者在走访平凉市图书市场时发现,时下少儿图书市场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些儿童书粗制滥造,内容离奇怪诞,儿童读物成人化现象严重,面对这...
平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凉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