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李芳芳文/图
每年5月份之前,平凉市中心血站血库都会出现血液紧缺,无法满足全市各大临床医院的用血需求。4月21日至22日,为缓解最近一段时间的AB型血液紧缺现状,市中心血站和市红十字会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的部分志愿者,到甘肃医学院进行了为期两天的团体采血。
22日上午10点,记者在献血车上看到,十几个前来献血的学生将本就不大的车挤得满满当当。学生们有的正在献血,有的还在等待,两个刚上车的学生正准备采血样做化验。而车下的咨询服务台前,还有不少学生正在进行咨询和登记。
影像技术专业的大二学生赵义红,趁着下课休息时间,急忙赶过来准备献血。她告诉记者,这是她第二次献血了,第一次献血是在2015年9月22日。“当时听志愿者们普及献血常识时说,人体的血液粘稠度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高,有损健康。出于对身体地考虑,我就献了血。”当记者问及害不害怕时,赵义红害羞地说,刚开始是有些害怕,但是看着身边同学都很积极、很勇敢,这种恐惧心理也就渐渐消失了。一想到自己的血能挽救别人的生命,我感到很自豪。
作为与市中心血站长期合作的团体采血单位,甘肃医学院每年会在各大医院血液出现偏型和紧急情况时,组织2次团体献血活动,呼吁学生积极献血,以及时保障平凉市急诊用血。据介绍,这次献血活动共有274名同学成功献血,采血量达62300毫升。
据了解,目前平凉市长期、固定的团体采血单位有两家,一家是甘肃医学院,一家是驻平部队。“因为采血有其特殊性,每年只能采两次,所以其他大部分时间,临床用血都是来自街头自愿采血。”平凉市红十字会志愿者服务队志愿者赵冰告诉记者,尽管每年采血量在430万毫升以上,但是在农忙时节、冬季等献血淡季、用血旺季时,经常会出现血液紧缺现象,严重时医生只好延迟病人的手术,情况非常危急。
“我们在长期招募团体采血单位,但是效果都不尽人意。有些单位我们去了能空等一个上午,但采不上一个人,还耽误了去街头采血的时间,造成了资源浪费。还有些单位我们甚至连门都进不去。”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管理中心主任常孝鑫坦言,希望这能引起市上相关领导的重视,制定相应规定或将其与各单位考核挂钩,促使更多的企事业单位参与献血,履行社会责任,以缓解平凉市淡季时临床用血的紧张情况。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张成龙)4月27日,市委副书记、市长王奋彦在平凉职业技术学院督查调研,并召开现场办公会,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强调,要切实落实责任,严格监督监理,强化具体措...
平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凉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