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记者在胶州洋河镇“大庄遗址”考古现场看到,在经过一周时间持续发掘后,考古现场已现雏形,文化层顶部的耕土层已经全部去除,20多个古人灰坑生活遗迹已经显露出来。据省考古人员介绍,在目前考古发掘中,他们从发现灰坑中共先后出土了4000多块后周、宋、金三个朝代的生活器具碎片,这些陶片表明遗址在周代曾是一个大村落,经济生活也已非常繁荣。
探测出20多个灰坑
昨天,记者来到胶州洋河“大庄遗址”考古现场看到,整个开挖遗址上部的耕土层已经被全部去除,长100多米,宽不到5米的遗址被间隔成了一块块长方形。
“在文化层中已经探测出20多个灰坑,现在我们已展开进一步发掘清理。”考古人员告诉记者,灰坑是古代人类的遗迹之一,其中包含了很多当时在此生活的人们有意或无意留下的各种物品。灰坑主要呈灰色或夹杂其他因有机物分解形成的颜色,土质较同一地点的其他土要软,主要由废弃的水井、窖穴等形成。
出土三个朝代的古物
记者在考古现场看到,在灰坑周围堆放着不少已经出土的陶片,在一些陶片中还夹杂着少量的瓷片。“这些陶片泥质灰陶为主,瓷片则属于宋金两个朝代。”考古人员告诉记者,通过分析,出土陶片由多种生活器具组成,其中种类包括灰陶罐、灰陶盆、陶壶、陶豆等古人的日常生活用品,这些用品主要用来盛装水、食物和水果等。“这些残片我们会妥善保存起来,等工程结束后将进行修补,留作今后科研使用。”考古人员说。
耕土层下埋藏大村落
“不到800平方米就发现了这么多灰坑,还出土这么多陶片,说明当时这里人员密集。”考古人员说,当初在确立遗址时,他们并没有对遗址四周进行详细勘测,此次考古结束后,他们将会对周围的遗址进行详细考古调研。而从初步出土遗迹和文物来看,耕土层地下埋藏着的“大庄遗址”范围应该足有上万平米。
记者了解到,在这次抢救发掘工作结束后,他们还将在发掘现场另一侧较小范围内继续进行考古发掘。
记者 牟成梓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胶州新城区一在售新盘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