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沽河流域综合整治前期规划统筹工作已全面展开,记者昨日从青岛市大沽河管理处获悉,青岛市将在大沽河干流沿线已有11座梯级橡胶坝的基础上,再规划建20多处拦河建筑物,新建10处梯级橡胶坝,确保蓄水防洪灌溉的同时,将利用其南北落差大的优势,规划形成类似瀑布般的景观轴,目前部分河段前期征地等工作已展开。
新闻内存
大沽河藏有地下水库
大沽河流域水质优良,两岸地下水丰沛,为两岸农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灌溉用水,流域范围内耕地约348万亩,占市域耕地总面积的45%,是青岛市农业发展的龙头地区、出口创汇示范基地。大沽河流域内较大的支流有小沽河、洙河、五沽河、落药河、流浩河、桃源河以及南胶莱河等14条,流域内建有产芝、尹府两座大型水库,城子、勾山、庙埠河、黄同、北墅、高格庄、宋化泉、挪城等10座中型水库及众多小型水库和塘坝,总库容7.32亿立方米。
大沽河自产芝水库至入海口,建设了上海路、沙阜、江家庄、沙湾庄、袁家庄、移风、崖头、岔河、贾疃、南庄、龙虎山11座梯级拦河坝,一次可拦蓄水量4000万立方米,有效回灌补充了地下水。并在下游入海口建成4.3公里地下截渗墙,有效预防海水入侵倒灌,保证了地下水质,从而形成了大沽河下游河谷平原总面积421平方公里、最大含水层厚度15米、总库容3.42亿立方米的庞大地下水库。
现状
已建11座梯级橡胶坝
青岛市大沽河管理处副处长盛英武介绍说,大沽河自古多灾,建国前,沿河两岸虽有堤防,但时断时续且等级非常低,河水经常泛滥,水旱灾害严重。仅据近代史书记载,从清同治四年(1866年)到民国五年(1916年),大沽河共决口7次,每次受灾面积在40千公顷。1911年和1912年,胶济铁路分别被冲断100米和400米。建国后在治理河道的同时先后在流域内修建了产芝和君府两座大型水库及众多的中小型水库,不仅避免或减轻了洪涝灾害,还发展了农田浇灌。
说到大沽河的综合治理工程,盛英武指出,自1996年起青岛市每年都要投资对大沽河沿岸进行治理,主要是水利设施方面。建成11座梯级橡胶坝,改善了交通、水利等基础条件,促进了两岸种植业、养殖业的空前发展,防洪标准由不足10年一遇提高至基本达到了20年一遇,部分可达到50年一遇,先后经受了近年来多次台风和洪水过程的考验,保护了沿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焦点
堤防标准仍有待提高
昨日下午记者跟随青岛市大沽河管理处副处长盛英武来到胶州市李哥庄镇贾疃村旁的大沽河边看到,这里修建了一座橡胶坝,且在橡胶坝附近搭建了一座方便两岸居民往来的交通桥。“河这边是李哥庄镇,河对岸就是胶莱镇,在1999年以前没建这座桥时,要绕道很远才能到河那边去,否则只能坐船,非常不方便。有了橡胶坝和交通桥后,不仅防洪灌溉问题解决了,交通问题也迎刃而解。”盛英武说,此外还在河两岸修建了宽约6米的双向两车道的堤防道路。“但根据此次全市对大沽河流域的综合治理规划来看,目前的堤防标准仍然太低,与国家二级堤防标准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说这沿岸堤防道路,部分较为平坦的河段将拓宽至22米宽的双向4车道,还有的为12米宽,而目前沿线大多数仅有6米宽,甚至有的还只是沙石路,没有铺设水泥,不仅给沿岸防洪带来影响,更谈不上对交通、生态环境的提升,因此亟须提升。
进展
添10处橡胶坝50万居民受益
根据统一规划,大沽河流域拦水设施将增加拦蓄能力,大沽河干流沿线规划新建10处橡胶坝,包括教书庄、曲村、石家庄、东孟格庄、且戈庄、北辛庄等,并根据需要对原有拦河建筑物进行整修或重建,总蓄水量达8700万立方米,增加蓄水量约4300万立方米。调研中,莱西、平度建议小沽河干流沿线规划形成拦河建筑物8-10处,其中规划新建6-9处,总蓄水量达到2000-3000万立方米,具体将由市水利局规划确定。“由于大沽河地势北高南低,因此在规划中橡胶坝将利用这个地势差建成景观大坝,打造成类似瀑布一样的景观轴。”盛英武说。
据了解,大沽河流经莱西的沽河镇、水集镇、望城镇、龙水镇、店埠镇、院上镇、武备镇、孙受镇、日庄镇、南墅镇、马连庄镇、河头店镇,共12个镇(街道办事处),此次新建的10座橡胶坝主要位于莱西境内,受益居民大约有50万人,对沿岸的防洪灌溉、生态环境提升等方面都将带来深远影响。
新闻延伸
河两岸建景观长廊
景观林带防护林带总宽度至少200米
为满足生态控制、湿地保护及空间景观需要,大沽河两岸还将创建滨河绿地观景长廊空间和市民休闲活动空间,在河道绿线两侧划定滨河生态绿地控制线。
“大沽河前期治理大多采用传统护岸方法,河岸采用浆砌石或混凝土衬砌、硬化之后,不利于河道生态系统的修复,造成了部分河流生态系统的破坏。”市大沽河管理处负责人介绍说,因此在此次规划中,护岸设计应遵循自然、生态、人水和谐的理念,采用生态护岸,把河水、河岸、河滩植被连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河流生态系统,采用自然护岸、人工自然护岸、抗冲护岸、原护岸生态改造四种主河槽护岸形式。
河流景观林带打造中,将选择雪松、黑松、水杉、红枫、紫叶李、白蜡、紫玉兰等,形成自然、大气的上层植物景观,还将选择碧桃、海棠、丁香、月季、紫薇、杜鹃、连翘等花灌木,构成绚丽多彩的中层景观,地被主要选择玉簪、紫萼、萱草、石竹、景天、菊科植物等和鸢尾、芦苇、千屈菜等水生植物,组成具有自然野趣的下层植物景观。
沿河堤坝道路两侧建设50-100米宽景观林带,结合旅游,发挥其公共休闲作用;景观林带外侧建设100-200米宽防护林带,以高大乡土乔木为主,重点发挥保持水土、护堤作用,兼顾改善沿岸旅游环境。景观林带、防护林带总宽度不少于200米。
基本概况
大沽河古称“姑水”,是胶东半岛最大的河流,发源于烟台招远阜山,干流全长179.9公里,流域总面积6131.3平方公里。大沽河流经青岛市的莱西、平度、即墨、胶州、城阳五市区,于胶州马头村南入胶州湾,大沽河在青岛市域内干流长度约14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478平方公里,约占青岛市域总面积的45%。
本版撰稿 记者 孙静芳 摄影 王建亮
新闻推荐
记者从园林部门了解到,青岛市日前发布了“秋叶观赏指南”,囊括了全市范围内,银杏、火炬树、黄金槐、榉树、栾树、板栗等多种彩叶树种的分布地点,涉及七区五市的主要公园及景区。其中,398种乡土树种构...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