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职业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岛市通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经济的发展输送了人才、贡献了力量。但是,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职业教育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明显不足。
有专家认为,为适应产业架构的变化,职业教育应实现新的突破,为培育青岛职业教育的“德国特色”,2011年11月22日,青岛市与德国巴伐利亚州就德国在青建立职业培训学院等事宜达成了初步意向,并首次邀请6名德国专家来青为教师进行了专业教学法的培训。
关键词@
国字号
10所中职校跻身国字号
去年11月29日,青岛市推进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现场会,在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召开,会上公布了第二批入选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名单。至此,青岛市入选国家示范校的中职学校达到了10所,成为全国副省级城市示范校创建数量最多的城市。
每所学校获1500万元资金支持
从2010年开始,国家决定开展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2010年支持首批300个示范学校建设,2011年支持第二批400所学校。岛城入选的10所中职学校分别是山东轻工工程学校、平度职教中心、胶南市职业中专、青岛高级技工学校、城阳职教中心、胶南市高级职业学校、青岛海洋高级技工学校、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中专、青岛四方机车车辆技工学校、胶州市职教中心。
10所学校将获得国家支持资金1亿元,地方配套资金达到5000万元,平均到每所学校则为1500万元。据介绍,青岛市是全国副省级城市示范校创建数量最多的城市,充分展现了青岛市职业教育的雄厚基础和良好的发展态势。
市教育局职成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教育部的要求,1500万元的支持资金中,不超过20%的比例可用于购买设备等硬件建设,其余部分要用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开发、校企合作软件建设。
课程教学是改革重点
据了解,示范学校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校企之间的深度合作、课程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市教育局职成处副处长牛旭光表示,深化校企合作,就是让企业参与到学校的建设中来,这样便于学生掌握一线必要的技能。同时,企业也可以参与到学校的课程编写中,让学生提前了解适应行业的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据介绍,中职教育改革中还有重要的一点是教学方法的变化,以前上课只能在教室里,但是以后中职院校将扩大课堂范围,让学生们在生产过程中边学边干,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新闻推荐
“已经20多天了,这个涵洞积水结冰问题依然没有解决。”昨天,胶州市民王先生向早报记者反映,1月15日晚,他驾车经过胶州市北京路这个铁路涵洞时,车头意外撞在路边一块石头上,因猛打方向他不慎驾车冲进了...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