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忐忑 咬牙 赌一把,忐忑 咬牙 赌一把

来源:青岛早报 2012-04-17 05:48   https://www.yybnet.net/
[摘要]曾经“姜你军”再到“被姜军”今年播种姜农很纠结

“老韩,别歇了,赶紧干活吧。”昨天上午,在平度市城关街道办事处北台村,56岁的村民韩家正和妻子正在地里种大姜,看到韩家正坐在地上抽烟,他妻子一个劲催促着。“要不我再打听打听,咱不种大姜了,也种土豆吧……”听到妻子唠叨的话语,韩家正始终提不起精神头干活。韩家正一家的纠结是当下姜农们的典型心态。从前年的价格暴涨,到去年的价格暴跌,姜农们又迎来今春的播种时节,种还是不种真成了一个问题。有人改种了土豆,有人则继续“咬牙”播种,决定赌一把。

种姜村变“土豆村”

记者在胶州市胶莱镇占家村农田看到,往昔姜田,此时已被种上了土豆,大片农田里更是难见到姜农的身影。“谁还敢种姜,按照去年行情,就是把种姜的钱存进银行也比种姜强,所以今年我改种了土豆。”45岁村民李起山告诉记者,他种姜已经十多年了,去年他家种了一亩半大姜,没想到价格会那么低,让他赔了3000多元。以往他们村有200多户村民种姜,因担心今年大姜行情差,一半以上村民把姜田全部改种了土豆。

记者了解到,胶莱镇东北部占家村、南沙岭村、王疃村的土质属于沙土质,加上靠近大沽河取水方便,使这里历来就有种姜的传统。而受去年姜价暴跌的影响,这些村不少村民都改种土豆。记者从胶莱镇农业部门了解到,他们这里主要以白菜和土豆为主,只有南沙梁周围几个村庄种植了几百亩大姜,受去年价格影响,原先大部分种姜户都纷纷改种了其它农作物。

一半姜农要改行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平度大姜主产区城关街道农田看到,尽管现在已经到了大姜种植季节,这里今年种姜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平度城关街道北台村农田中,韩家正和他妻子以及他的几名邻居正在地里种姜。“去年是丰收了,但没想到价格会那么低,真让我们赔惨了。”韩家正说。

记者昨天从平度城关街道办事处了解到,他们这里共有北台村、荆家庄村、窝洛子村等30多个村庄都有种植大姜的传统,总共种植面积5000亩左右,从目前调查统计来看,今年至少有一半村民放弃了种姜。

低价也得忍痛卖

为了减少损失,当地很多姜农都将大姜储存了起来,希望来年涨价再卖。那么现在市场行情怎样?在北台村,姜农刘希顺正从地窖里取姜售卖。“5毛一斤,还得是没有残的,老姜更没人要,唉……”刘希顺一脸无奈地说。刘希顺说,去年他家种了3亩大姜,收了近3万斤。去年姜价暴跌,他没舍得卖,于是就在自家院子周围多挖了两个地窖,把大姜全部储藏起来。“本来放在窖里能希望价格再涨涨,早知道这样,去年就卖了,这样还能少赔点。放在窖里,大姜重量就得损失两成,按照现在这个收购价,我得多赔2000元。”刘希顺说,尽管赔钱,但为了不让大姜全部烂掉,村里大多数姜农不得不“忍痛割爱”低价出售。

今年“咬牙”赌一把

平度仁兆镇有3万余亩的姜田,成为青岛地区最大的种姜大镇。昨天下午,记者来到仁兆镇高岚村、南沟村、冷戈庄村、东仁兆村和沙北头村这5个村庄的农田探访。与其它地方不同,这里农田里随处可见正在种姜的农民。“去年价格低得邪乎,周围很多地方今年都不敢种了。我觉得这倒是一个机遇,去年价低,今年价格就可能升高,所以咬牙也得继续种,我赌今年能挣钱。”南沟村村民李培先说。

仁兆镇政府分管农业负责人介绍,仁兆镇大姜种植面积大约3万余亩,今年他们这里种姜面积与往年相差无几。

合作社“撑腰”给姜农“保底”

去年姜价行情让姜农吃尽了苦头,但平度窝洛子村有一些姜农因加入合作社,种植前就知道了大姜“底价”,所以在去年姜价暴跌的情况下,没有赔钱。这个村的姜农李延东告诉记者,去年他种了4亩大姜,合作社结合当时行情最终给出8毛钱的回收价,让他保本还有所盈利。记者从平度窝洛子村这家大姜合作社了解到,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与当地一家专门从事大姜出口生意的公司签订了种植合作意向,然后他们吸纳了40多户姜农签约种植。合作社作为“中间人”在与收购公司签订种植意向后,市场价格无论高低,其收购价格都在最低保本基础上上下浮动,所以让合作社社员减少了种植风险。“尽管加入合作社有可能在高价年会让姜农收入减少,但至少不用让社员有血本无归的担心。”这名负责人说。

前年赚的钱去年全赔了

现在大姜市场是什么行情?昨天,记者在北台村大姜交易市场上并没有看到姜贩子和姜农的身影。“现在正是陈姜出手的时间,可现在市场行情这么差,有不少姜贩都不敢从事这个生意了。”采访中,记者遇到了已经改行做肥料生意的当地姜贩江连文。他告诉记者,自己贩姜有十多年了,前年大姜收购价平均3元钱一斤,收购回来再运到外地,就能赚一倍的利润,前年一年他就赚了30多万元。去年在姜价低迷时期,他按每斤两毛多的价格,囤积了30万斤鲜姜放在冷库。可没想到,价格暴跌,大姜腐烂,他只好忍痛赔钱卖。“前年赚的钱全搭进去了。”江连文粗略算了一下,去年他赔了整整28万元。后来,他转行经营起了肥料生意,周围不少姜贩和洗姜厂也都纷纷改行。

记者随后又来到平度南村蔬菜批发市场和胶州胶莱南沙梁村蔬菜批发市场,这里的行情好了许多,有多家洗姜厂和姜贩正在收购大姜。“其实受损最大的还是姜农和囤姜户,对于我们这些专门从事贩姜生意的姜贩而言,还算可以接受。”在胶莱南沙梁村蔬菜批发市场,姜贩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从事贩姜生意也已经十多年了,当初从事这个生意之前,因考虑到囤姜需要资金,还有风险,所以一直以来他就采取随收随卖策略。去年大姜价格猛跌的情况下,这样的经营方式让他躲过一劫。“现在泥姜5毛一斤,洗姜6毛,向外发货8毛,根本就没有什么风险。”李先生说。

走深加工之路抗击价格风险

记者从胶州和平度这两地农业部门了解到,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年大姜种植面积有所减少,但幅度不是很大。如何应对忽高忽低的大姜价格?如何做大做强大姜产业?专家们认为,目前,两地大姜加工收购企业较少,大姜本地消化量少,大部分收购商采购后销往外地,姜价受制于人。他们建议,今后除了积极扶持这些协会和合作社,实现抱团发展、规避风险外,还要拓展延伸大姜产业链,着力发展大姜深加工产业,比如开发大姜保健产品、探索大姜美容功能等,为姜农提供稳定的销售渠道,保护姜农利益。

本版撰稿摄影 记者 牟成梓责编:麻顺斌美编:马煜丽

新闻推荐

15万张琴岛通卡覆盖黄岛区,15万张琴岛通卡覆盖黄岛区

早报讯 昨天,记者从市经信委获悉,近期青岛市完成了琴岛通卡对黄岛区的覆盖,新发卡15.1万张。至此琴岛通卡应用系统已实现了在市内四区、崂山区、城阳区、黄岛区及胶州市、胶南市、莱西市10个区市的...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忐忑 咬牙 赌一把,忐忑 咬牙 赌一把)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