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好菜卖好价更需“好吆喝”,好菜卖好价更需“好吆喝”

来源:青岛早报 2012-11-20 04:45   https://www.yybnet.net/

岁末寒冬,正是大白菜集中上市的季节,而在青岛当下,大白菜行情应了一句“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古句。有的区域,大白菜一斤几分钱没人要,有的菜农干脆让大白菜烂在地里;而在这里,大白菜却成了宝贝,一斤20元供不应求,想论棵买还要限量供应。到底是什么,让岛城大白菜销售呈现了“冰火两重天”式的截然反差?带着这样的疑问,记者昨日来到胶州大白菜生产基地,一探品牌效应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的奇妙作用。

“只要叫响了自己的品牌,就永远不会为卖菜难而犯愁,这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种菜人身上承载的历史责任。”胶州大白菜研究所负责人荆世新语重心长地说。

两亩地种着200种大白菜

昨日上午,当记者来到胶州市张应镇安家沟村时,胶州大白菜研究所负责人荆世新正在自己近两亩菜地里,猫着腰观察不同品种大白菜的生长情况。“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一共150亩地,数这块地的经济价值最高,这才是胶州大白菜的精髓所在。”指着眼前的这片土地,荆世新告诉记者,这里种植着来自全国各地的近200种大白菜,“其中只有一小部分是咱们山东的本地品种,大部分都是新品种和外地引进的品种。”荆世新说,想要种出叫得响的大白菜,就得从育种上抓起,真正做到“血统纯正”,才能“根正苗红”。

在这片“宝地”上,每一垄白菜的形态都各有不同。记者看到,这里既有市场上常见的个高体大、叶边泛黄的城杂5号,还有贴地生长、形似盆栽的耐寒白菜;有的白菜叶子呈紫色、像极甘蓝,有的白菜好似宝塔、包叶密不透风。“我一垄地上就种着3种白菜,然后进行对比观察。”在各式各样的白菜当中,荆世新最爱护的,则是紧靠田边的一垄白菜。乍看上去,这垄白菜个小叶疏,并不起眼,但叶子翠黄透亮,在其他粗壮的大白菜映衬之下,宛如娇滴滴的仕女,鹤立田中。“这就是最正宗的胶州大白菜,现在全胶州都没有几棵了。”种了20年大白菜的荆世新介绍说,这几棵就是胶州大白菜的原种,也就是当年曾被鲁迅赞以 “胶白”的传统胶州大白菜。然而,由于这种大白菜抗病性弱、单株产量很低,在解放初至上世纪七十年代风光一阵之后,就逐渐被抗病性强、单株更重的城阳青、城杂5号、山东5号等所排挤。至上世纪八十年代,整个胶州都难觅胶州大白菜原种。“现在市面上的正宗胶州大白菜,是经改良的品种,学名叫做杂交1号,完全继承了胶白原种的口感、味道和营养成分,只是提高了抗病性。”荆世新说,他之所以还保留一片胶白原种,一方面是为了改良菜种,更重要的是为了保留胶州的这块金字招牌,“虽然胶白原种已被取代,但我们胶州人对它有感情,不能让它彻底断了根。”

【点睛】 “蔬菜要走品牌化道路,首先重视地区种植传统。”荆世新表示,与其他商品不同,蔬菜品牌主要以地理性标识为主,举例来说,胶州当地的萝卜质量也不错,但价格和销路远逊于胶州大白菜,“蔬菜种植需要周期,往往滞后于市场变化,所以种菜人需要以不变应万变。”荆世新表示,想要按照市场行情来种菜,往往会陷入“过山车式”的行情迷局,只有挖掘本地种植传统优势,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变化,“因为有了胶白品牌,不管大白菜当年大行情如何,都不会影响我的销售。”

规模化种植确保品牌价值

沿着田垄,记者游走在150亩的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发现这里跟一般田地有很大不同,里面安放着许多特殊装置。“这都是给害虫设置的陷阱,胶州大白菜全部使用物理灭虫,整个生长过程一滴农药也不接触。”荆世新介绍说。

其中最奇特的是信息素杀虫器。这种设备安装在田边,采用昆虫信息素,引诱飞虫进入“水牢”,并淹死其中。记者看到,几乎每一个信息素杀虫器里,都有近半瓶虫尸,“现在天气冷了害虫较少,春秋季节,几乎是一上午就满瓶了。”荆世新说,除此之外,每亩地还安置了20盏紫外线灭虫灯,利用虫子的趋光性杀虫。即便如此严防死守,还是会有害虫溜进菜田,而十几步一张的捕虫粘纸会将这些 “漏网之虫”全部消灭。此外,在胶州大白菜种植基地里,还装备了驱虫声波系统,利用声音驱散蚊虫。

重重防范之下,还是难免有虫害发生,荆世新介绍说,为了减少虫害带来的损失,基地主动避开夏季虫害多发期,只在秋冬季种植大白菜。而一旦发生较严重虫害,他们就雇人,手工除虫,虽然成本较高,但能够保障胶州大白菜的品质。“胶州大白菜现在能够畅销全国,并且打响自己的品牌,不能单纯依靠老名声,关键还是自身品质要高。”荆世新说,使用有机方式种植的胶州大白菜,已经多年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在损失产量的同时,赢得的是更大的市场价值。“做好蔬菜品牌化,最好是通过专业合作社的方式,实现规模化种植。”荆世新表示,通过规模化种植,不但能够降低蔬菜种植成本,更能够保证蔬菜品质,“以前也曾经尝试过与散户合作,发展订单式种植,但事实证明,散户种植很难保证蔬菜品质。”

【点睛】 “有种植优势,是老辈留下的宝贵遗产;能否长远发展,则要靠今人努力拼搏。”荆世新告诉记者,大部分产菜地区会有一两种最叫得响的传统蔬菜品种,但在历史沿革当中,很多地方蔬菜品牌都被盲目追求产量和短期效应的种植方式所湮没,而当下在挖掘出这些地区种植传统之后,更重要的则是保护这些地区特产蔬菜,“即便是胶州大白菜,如果我们不能保证它的品质,同样也不会被市场所认可。”荆世新说,他现在每年都会向国家申报胶白绿色认证,“有人建议申报一次就够了,可以用很多年,省钱还省事,但我不这么看。”荆世新说,每一次申报都是对自己的一次督促和检查,更有利于胶白品牌的保持和传承。

胶白保持每年供不应求状况

礼盒装胶白一棵最低30元,散卖胶白一斤最低20元,这是今年胶白的市场行情价,“这个价格基本上每年不变。”荆世新说,虽然胶白比市场上的其他白菜贵上几倍,但依然保持每年供不应求的状况。“今年是丰收年,我们的产量比较高,但还是按照传统价格销售。”荆世新说,蔬菜想要实现品牌化运作,不能光是种出优质绿色的蔬菜,更要会“吆喝”,才能卖出好价钱,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想要运营一个品牌,对于单打独斗的菜农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对于我们种菜人来说,想要打响蔬菜品牌,必须依赖集体优势。”荆世新介绍说,胶州大白菜从一开始就走抱团创业的道路,2004年,胶州市成立了大白菜协会,专门从事胶州大白菜的品牌打造、产业开发。2006年4月,协会成功注册胶州大白菜原产地证明商标,胶州大白菜开始了品牌腾飞之路。而这种协会模式的抱团发展,贯穿着从种植到调配再到销售的全过程。

同时,在胶州大白菜的品牌之路上,还有一个重要因素不容忽视,那就是政府的政策性扶持。2005年,“胶州大白菜优质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基地;2007年胶州大白菜种子研发和生产被纳入国家战略;2008年起,青岛市和胶州市两级财政连续投资2000多万元,启动了“胶州大白菜优质化生产示范区”建设项目;胶州市政府投资200多万元,建立了胶州市大白菜检测中心;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金投向大白菜加工包装、冷藏、批发市场建设;2011年,胶州大白菜又与陕西洛川苹果、甘肃定西马铃薯一道,被农业部市场与经济信息司选为全国农产品市场营销及品牌建设仅有的三个典型,并在信息平台建设及品牌推介等方面获得了有力支持。

正是在行业组织与政府扶持紧密结合、协作发展的背景之下,胶州大白菜才真正成为胶州地区的品牌支柱。据介绍,胶州目前全市大白菜种植面积达到6万亩,其中40家认证基地的6000亩精品胶州大白菜,为种植户每年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亿元以上。

【点睛】随着青岛市“一村一社”的建设,专业合作社在蔬菜产业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现在很多蔬菜种植地区劳动力流失严重,年轻人普遍出去打工创业,家中有地没人种的情况很多,而走合作社的道路,更有利于盘活这些土地资源。”荆世新表示,只有在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指导之下,依赖合作社或蔬菜协会等组织,才能够真正发展现代农业,从根本上杜绝卖菜难的问题。

记者 官华晨 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开发商拿地热情再度高涨,开发商拿地热情再度高涨

对于开发商来说,土地是他们手中的底牌。今年初以来,开发商拿地热情一直并不高,不过年底将至,一二线城市土地市场却突现一波“地王潮”。据统计,11月27日至12月7日这11天内,北京、上海、深圳、南京、成...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好菜卖好价更需“好吆喝”,好菜卖好价更需“好吆喝”)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