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1日始,我市“三秋”生产进入高潮阶段。笔者看到,穿梭在田间的一辆辆玉米收获机,路旁站立的却是当地的老庄户把式。
洋河镇高产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高古是本镇有名的“老庄户把式”,往年“三秋”,他总是全家总动员,带着儿子、儿媳一大早来到田间抢收、抢种,对于种地,他可是个“行家里手”。今年,他却乐滋滋地在地头和笔者闲侃。“农机局搞这个保护性耕作真是好,玉米秸子直接粉碎在田里,不仅不用像以前那样怕费事焚烧了,还能培肥地力。我这块地使用保护性耕作模式已有5年了,以前每亩地使用化肥要150斤-200斤,从第三年开始每亩地只要100斤化肥就可以,而且不仅不减产还增产,像我这块地今年每亩产1800斤玉米不费事。我算是偿到甜头了,以后我要在我们周围的村庄宣传这保护性耕作,让大家知道保性耕作的好处”。
在今年的“三秋”生产中,市农机部门以政策补助为引导,以机械化为主力,综合运用行政、经济、科技多种手段,全力推广保护性耕作新技术。截止目前,全市机收面积42万亩,机收地块全部实现秸秆还田,秸秆还田率达到90%,收到了减少大气污染、提升耕地地力、社会各届满意的良好成效。
市农机局针对农机合作社机具数量多、市场信息灵、维修保障好、组织能力强的优势,依托全市110个农机合作社组织实施秋季保护性耕作,鼓励农机手就近加入农机合作社,由合作社负责技术培训、作业组织、质量监督、补助结算,提高了作业组织化程度。同时,农机局成立了应急领导小组,派出三个工作小组分赴全市收割一线,全面了解各镇、办收割进度、机具需求等情况,以便组织引导收割机在全市合理、安全、有序流动,并开通了24小时“三秋”服务热线,保证随叫随到,确保“三秋”农机生产顺利进行。
(张学刚)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