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9岁的市房管局团委书记彭伟来到了铺集镇后岳家庄村,脱产兼任“第一书记”。从刚被任命时的兴奋与紧张,到驻村之初的踌躇满志,再到进入角色后的淡然与笃定,他苦乐参半,收获颇多。
当小学生,做群众贴心人
后岳家庄村位于铺集镇驻地西北10公里,村集体无收入,并且尚有40余万元的外债。
彭伟到任后,作为新任职的“第一书记”,要利用一年的时间,使村情村貌有较大改观,实现“强党建、促发展、惠民生”的目标,时间紧,任务重。
首先,他善于走“捷径”,充分利用镇、村干部对村情民意了解、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优势,积极与镇、村干部对接沟通、虚心学习。由于交流及时到位,他迅速掌握了各阶段工作重点和热点、难点问题,为顺利开展工作积累起第一手翔实资料。
其次,访民情、察民意。初到农村,面对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彭伟深切地体会到:要做好“第一书记”工作,就必须争取群众的认可,真真正正成为群众的“贴心人”,要放下架子,拉家常呱、吃农家饭、穿农家衣、干农家活。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高度重视入户走访这个过程,既重点走访贫困户、弱势群众和老党员、历任村委会成员,也挨家挨户走访普通群众,深入到田间地头,炕头谈、地头聊,了解村情民情,记好民情日记。通过走访,既了解了村情民意,又与村民面对面交流,拉近了距离、增进了感情。
“进村就要为群众办好事”
“村里街道硬化质量较差、破损严重;村民尚未没有吃上自来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不到全村耕地总面积的20%......”一系列的民生欠账让彭伟感受到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他深知要做好“第一书记”的工作,离不开派出单位和铺集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他常挂在口头的一句话就是“我绝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今年5月底,他积极向市房管局争取资金帮扶,为村委会解决了6套办公桌、椅、书橱、铁皮柜等办公设施;“六一”儿童节期间走访了村幼儿园并为孩子们购买了3000多元的学习用品和儿童玩具等;8月份,积极主动协助全村顺利完成了集体土地权属界线和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界址划分工作,共收回集体土地使用证270本;协助5户贫困家庭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办理低保的申请,帮助解决大病救助4户,帮助贫困大学生3人;积极协调市自来水公司和供电公司,获得自来水管道维修和电网升级扶持,投资15万元铺设输水管道10000米,安装水表270块;投资50万元进行电网升级,更新输电线路10000米,安装200千伏安变压器2台、电表270块。两项工程已于10月底完工。现在的后岳家庄村,全村270户村民户户吃上了卫生洁净的自来水,生产生活用电安全方便,极大地促进了村集体增收和村民致富。
为搞好村庄建设,彭伟又多方筹措资金15万余元,完成硬化村内大街及生产道路4000平方米,购置绿化苗200余棵,绿化街道两侧;为村“农家书屋”添置图书2000多册,并利用广播、培训等方式,引导村民科学种田、勤劳致富;建设占地面积600平方米的村文化健身广场1处,购置价值3万余元的音响设备1套、健身设备10套,丰富村民精神生活和健身需求,现在村中老年健身队已发展队员80人,长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村民幸福指数大为提高。
授人以渔兼授人以渔
彭伟到村挂职第一书记之前,村两委班子多年不健全,工作难于开展,村民意见较大。作为一名受党培养多年的机关干部,他知道要实现村庄面貌的彻底改变,让村民过上幸福生活,组建一个强有力的村级班子至关重要。
在办好惠民实事的同时,彭伟从尽快健全村两委班子入手,积极发现培养后备干部,为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打好基础。经过近三个月的深入调查、研究、考证,于今年7月份,在铺集镇党委的精心指导和村庄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下,换届选举产生了新一届村党支部,为全村选出了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驻村是一项光荣而有意义的工作,你驻村不仅代表着个人,更代表了本单位及所有下派部门的形象。”彭伟时刻没有忘记临行前单位领导的谆谆教诲,按时将自己在村里的工作开展情况及时向派出单位市房管局和铺集镇党委、政府汇报。工作中彭伟总是少说多做,切实做到帮办不包办,干事不惹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彭伟,用自己的恒心、热心、决心和耐心,践行了一名“第一书记”的神圣职责,让青春闪烁出耀眼的光芒。
(铁弩)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