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多项全能”展风采近日,省文明委督导调研组对我市乡村文明行动“百镇千村”建设示范工程和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进行专项督导检查。三里河街道办事处作为全市唯一一个省级文化特色建设示范镇,得到了考核组的一致肯定,为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增添了一抹亮色。
悠悠三里河,文化璀璨夺目。三里河人杰地灵,四海闻“名”:有名地,是古老的三里河文化发祥地,三里河原始文化遗址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有名菜,是闻名海内外的胶州大白菜的原产地;有名人,是清代大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高凤翰先生故乡,建有高凤翰纪念馆。清代武状元王元浩故乡、春秋莒国都旧址……悠悠三里河孕育了金胶州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处处彰显历史的厚重与人文大气。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里河街道办事处干部群众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率先发展的理念,以城市化建设、现代商贸物流和生态旅游业为重点,全面打造魅力三里河,构建幸福宜居新城区,各项事业实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成为全市政治、经济、文化、教育、金融中心,先后获得山东省乡村文明家园示范街道、省级生态文明镇、山东省综合实力百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美丽三里河,文明之美不能缺。三里河在推进“尚德胶州”建设中,以“德孝”为切入点,打造“美丽乡村”精神内核。村村建有善行义举四德榜,注重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作用,连年开展“三里河之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以群
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村“两委”换届为契机,三里河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和民主政治建设,抓班子带队伍,抓作风提效能,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干群和谐、乡风文明。
弘文尚德是三里河文化建设的一大特色。近年来,三里河街道连续推出“魅力三里河·尚德胶之夏”广场文艺周周演、“三里河之星”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尚德胶州·美丽三里河”群众文艺创作有奖征集演出、“美丽三里河·我身边的好人”有奖征文等系列多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在做好民生工程的同时,筑起凝聚力量的精神文化家园,为三里河街道这个名副其实的财税大户插上了幸福腾飞
的翅膀。
百善孝为先。三里河街道特别注重树立“德孝”方面的道德模范,用道德典范弘扬社会正气,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最美媳妇”张爱华、“最美兄弟”李汉晴和李汉栋、“孝敬父母的小学生”徐炳、拾金不昧的鲍清新、孝老爱亲的马爱芹等一大批朴实无华的德孝明星,因为来自群众身边,而更加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表率作用。该处从2012年开始连续开展“三里河之星”道德模范评选活动,候选人160多名,其中,推出的25名道德模范成为家喻户晓的道德明星,1人入选“山东好人榜”,2人获评青岛市文明市民,11人获评胶州市道德模范,2人被评为“最美胶州人”,形成了“人人做好事、人人当好人”的好氛围。对推选出的道德模范,通过先后推出的“百姓舞台·欢乐万家”和“尚德胶州·文明之城”两大品牌文化活动,以三里河广场和刘家村文化中心为主阵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演出活动,深入广泛的宣传道德模范事迹。在各村的道德文化长廊宣传栏和文化墙上,还设有专门的“德孝”文化板块,有“二十四孝”小故事、道德箴言、图片故事等等,潜移默化的提升村民的“德孝”观念。同时,设立了三里河文化网,组织开展了“三里河之星我身边的好人”有奖征文比赛,定期开办乡村道德讲堂活动,在全社会营造“孝老爱老”的浓厚氛围。
在大力弘扬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把“德孝”成果用制度化的方式巩固下来。完善相关制度和奖惩措施,对善待老人的家庭,给予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奖励,提高子女赡养父母的自觉性,发挥全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不孝行为人人喊打”的道德氛围。而对部分由于子女残疾、失业等原因而无力赡养老人的家庭,三里河街道在就业、救济等方面给予特殊照顾,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够老有所养安享晚年。
《诗经》有言曰:“言之不足,歌之,歌之不足,舞之蹈之。”崇尚德孝的同时,搞好文化娱乐,寓教于乐礼乐教化才能相得益彰。在不断优化阵地设施环境建设的同时,三里河街道还在特色上做文章,在弘文尚德上下功夫,使特色文体队伍和文化社团建设、特色文化品牌创建等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群众享受“吟咏唱和、舞之蹈之”的幸福生活搭建舞台。
从2012年开始,三里河街道着力打造“魅力三里河·尚德胶州之夏”广场文艺周周演品牌文化活动,演出内容全部由村庄、社区、学校、单位等义务奉献,“政府搭台,群众唱戏”,三年来累计演出80余场次,深受群众喜爱。其中,2013年的三里河专场演出被山东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专题报道。在此过程中,培养出90多支秧歌、戏曲、鼓乐等各具特色的“草根”群众文体活动队伍,他们不仅能表演传统曲目,还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文艺创作,极大的带动了群众文体活动队伍整体水平的提升。以广场周周演活动为依托,以村庄社区文化大院为阵地,群众文艺创作活跃,推出了一批乡土气息浓厚、深受百姓喜爱的原创节目。如歌曲《三里河之恋》、快板书《三里河赞》、三句半《夸夸俺们的新生活》、新编秧歌《相聚三里河》、《魅力三里河》、茂腔《一家人喜游三里河》、秧歌小剧《六个大嫂逛新城》、《文化大院舞春风》等一批脍炙人口的好作品,极大的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群众文体活动如火如荼,队伍越来越多,特色队伍、骨干带头人、精品活动争奇斗艳。以办事处综合文化站为辐射点,开展大规模的展演展示活动20多次,带动全处社区、农村的文体活动队伍上水平上台阶;其中,刘家村的心连心茂腔剧团、管理村的综合文体活动队、映月园社区的红歌演唱队等在当地都小有名气,除了节庆日自娱自乐,还经常被邀请参加周边地区的商业演出活动。刘家村心连心剧团在原有秧歌、腰鼓等文体队伍的基础上,吸纳了高密市茂腔剧团的加盟,将道德模范事迹编成形式多样的道德剧目,依托广场文化周周演活动和送戏下乡活动,在广大群众中巡回演出,以刘家村心连心剧团为代表的民间艺术团体“送戏下乡”事业红红火火,“人家不愧是国家一级演员!就是唱得好啊!”,剧团的孙红菊团长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街头巷尾、大集村口,处处簇拥着欢乐的人群。
丰富的文体活动是三里河“众悦乐”的乐活图景,蓬勃发展的民生事业和民间公益团体让文明的“无为而善”更加温暖有力。三里河每年安排专项资金500多万元,率先在全市实现新农合参保、低保应保尽保、困难户救助、大病户救助、弱势群体救助五个全覆盖,切实构筑起弱势群体全覆盖的社会救助体系。“爱我祖国母亲,护我绿树蓝天”环保公益活动让“美丽胶州”更加深入人心;在三里河小学为白血病的小学生举行了爱心慈善捐款与义卖活动,让“尚德胶州”更加层次多元。以“三里河红丝带”、“向日葵慈善义工群”、“平安社区志愿者协会”为代表的民间公益团体活跃在城市的角角落落,传递温情和正能量……弘文尚德追求文明进步的社会潮流已然形成。
尚德胶州,文明之城。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底蕴,是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是干事创业的凝聚力,是安居乐业共建幸福宜居新区的号召力。美丽三里河,幸福金胶州。随着“美丽胶州”建设和“乡村文明行动”的深入开展,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文化的风采将更加彰显城市的魅力!
(赵梅)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