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铺集镇:均衡发展托起百年教育梦

来源:金胶州 2014-11-05 11:37   https://www.yybnet.net/

小学生学扭大秧歌“胶州古八景”之一的“胶河澄月”所在地——铺集镇,近年来,省吃俭用建学堂,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起点规划设计、高标准建设配置,初中、小学、幼儿园体系合理,均衡发展,教育资源最大限度利用,教学水平突飞猛进,逐步打造起胶州市西南部乃至青岛市西部文化教育综合中心。

铺集镇历史悠久,物阜民丰,因地理位置优越,距胶州、诸城、高密各七十华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史称“三七铺”,先后荣获全国重点镇、国家级环境优美镇、山东省卫生镇、山东省绿化示范镇、青岛市重点中心镇等荣誉称号。这里民风淳朴,人民安居乐业。近年来以德孝引领文明风尚,人心思善、崇文尚德,社会高度和谐,为全镇教育事业腾飞发展奠定了丰厚的人文基础。

现在当您走进铺集镇的每一所学校,美丽的新校园涌入眼帘,构成了一幅幅乡村教育的新画卷。“这两三年,铺集镇学校的变化太大了!”2014年9月1日,一位来自外地到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送学生的家长兴奋地说。

近年来,铺集镇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出台了《加快学校布局、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根据村庄、人口布局情况,大力推进合点并校,全镇小学由原来的10所合并为4所,初中由2所合并为1所,整合了教育资源,提高了办学水平,并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强抓师资建设,实现教育均衡快速而和谐的发展,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广泛好评。

加大教育投入,提升办学条件

“教育的事先办,学校的工程先建,不能因为财力不足影响教育的发展,要努力让铺集的孩子们享受与城区同等优质的教育。”这是近年来全镇从党政领导“一把手”到父老乡亲上下达成的共识。

据悉,三年来,该镇累计投资1亿多元,用于改善提升教育办学条件:

投资7000万元的新胶州市第二十三中学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投资2500万元改扩建铺集小学;投资2000万元的新张家屯小学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投资600万元新建黔陬小学教学楼;投资350余万元,新建沙河、松园、西皇姑庵村级幼儿园并已投入使用;投资1000万元新建中心幼儿园,下一步继续对全镇幼儿园进行布局调整,实施“合点并园”,实现资源整合,进一步提高学前教育办学水平;投资1200万元,在青岛市率先实现农村所有学校(1所初中、4所小学)运动场地塑胶化;从2011年作为青岛市第一批试点单位开始,累计投资100多万元建设、打造了一流的乡村少年宫——铺集小学少年宫并被评为青岛市优秀乡村学校少年宫,在今年10月21日青岛市召开的专题会议上,铺集镇作了题为《加强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促进农村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典型发言,受到与会者的高度评价。

“镇党委、政府如今还在30年前建的办公楼里办公,却投巨资建学堂,为铺集的孩子们提供全省一流的就学条件,真的让我感动,只有事事躬亲、兢兢业业,勇于担当,才无愧于这个时代,无愧于组织和人民。”作为胶州市目前唯一的镇级中心幼儿园男园长,范晓杰不无感慨地说。

“以后上体育课再也不用吃灰尘了,而且雨后也能上体育课了。”黔陬小学四年级学生迟涛回家高兴地告诉妈妈。今年,全镇5处中小学全部实现操场塑胶化,彻底解决了“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状况。

笔者看到,在崭新明亮的教室里,新的电子白板让孩子们目不转睛地听着老师的讲解。胶州市教学能手、二十三中学教师孙雪芹自豪地说:“新校现代化的教学条件,每堂课想用就用,上课轻松多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每天走进这样的课堂教学真是一种幸福!”今年该镇中小学全部实现教室“班班通”。另外,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图书室等,全部达到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要求。

看着崭新的“大鼻子”校车,一位学生家长露出了笑脸:“校车解决了我们接送孩子的大难题,坐校车上学既安全又方便经济,每天只需要花上2元钱孩子就可以去上学,我们可以放心上班挣钱了。”与之相配套的热水、热饭既让孩子吃得饱又让孩子吃得好;同时,“学生冬天不再寒冷”,这缘于镇政府投资为学校新装的等负荷变压器让每台空调正常运转,冬天会为师生送来阵阵暖流。

大投入改善了全镇办学条件。目前,该镇6所学校全部为青岛市标准化学校,其中4所创建为青岛市规范化学校、2所为青岛市现代化学校。

2013年刚参加工作的铺集小学教师周小妹站在新建的综合楼前,高兴地告诉笔者:“现在农村学校建得比城区学校都好,开通了教师班车,而且农村教师还有一块补贴。我们农村教师现在的幸福指数越来越高,我非常愿意扎根在农村学校任教。”据了解,近年来,铺集镇年轻教师逐年增多,为了让他们安心教学,扎根铺集育桃李,镇政府每年补贴20多万元开通了铺集至胶州城里的教师班车,解决了教师上下班老大难问题。

强化师资建设,规范学校发展

“有了好的教学设施,并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能接受到好的教育。教育均衡发展不能仅限于硬件的均衡,更重要的是关注学校深层次的内涵发展。”铺集镇教育办主任黄善勤告诉笔者。

加强师资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铺集镇一直把师德教育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首位,全镇以尚德为抓手,倡导教师立足岗位践行核心价值观,加大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力度,深入开展了“向‘中国好人提名奖\’获得者、革命烈士管廷江老师学习,做学生喜爱的老师”等一系列以“爱岗、敬业、进取、奉献”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涌现出一大批师德标兵和优秀教师典型。今年5月,张家屯小学教师王德庆被市文明办评为“最美胶州人”;教师节前夕,铺集小学教师李日华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国中小学优秀德育工作者”,受到省委常委、青岛市委书记李群的亲切接见。

为提高全镇教师业务水平,铺集镇教育办积极组织教师参加“胶州教育发展论坛”,邀请全国教育名家来铺集镇讲学,组织骨干教师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名校进行培训,回校后再进行“二次培训”。倡导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建立《教师成长档案》,以课题研究引领教师专业发展。

同时,在教学管理中,创新集备形式,提出了“集备进课堂”,积极开展“生本、愉悦、高效”课堂教学研讨和教师“基本功大比武”、“优质课比赛”、“教师教学常规展示”等活动,大大提高了教师业务水平。

据悉,2013年至今,共有14名胶州市城区名师、优秀教师到铺集镇支教,为期2年,镇教育办积极安排支教教师上示范课、做专题报告,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以前,农村教师很少有机会接触名师,现在城区学校派来了名师,真是把优质教育送到了家门口!”铺集镇张家屯小学校长丁万春深有感触地说。

针对个别学校教师队伍老化、学科结构不合理等问题,铺集镇教育办从新教师补充、教师管理培训等方面着手,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加强教师培养培训等措施,有力地促进了师资均衡配置。近三年来,铺集镇录用新教师40名,有效改善了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结构。

为让新教师尽快进入角色,铺集镇教育办安排骨干教师和新教师“结对帮扶”。同时,利用和发挥城区学校的优质资源,由支教教师牵线搭桥,积极组织开展城乡学校结对活动。全镇选拔33名教师进城挂职学习,使青年教师的业务水平快速提高,专业成长周期大大缩短。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二十三中学顺利搬入了新校,教师们的工作热情有了显著的提高,师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工作,我代表教师们表个态:在工作上扎实认真,勤劳苦干,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用踏实的工作和骄人的业绩,来回馈领导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胶州二十三中学的教学水平再上一个新台阶!”二十三中学副校长李清仁在今年教师节座谈会上说。

育人环境的大大改变,提高了学校的管理水平,师生们迸发出火热的激情,学生家长们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铺集镇教育连续8年在胶州市综合评估中获优秀等次,在2013年全市督导评估中,铺集镇教育办、镇成教、凯诚小学、铺集小学再次获得优秀等次。

“教育均衡是一个长期目标,是一个动态系统,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不断发展提升。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进一步深化改革,追求优质,追求特色,在发展中促均衡,在均衡中促发展,将每一所学校都办成精品学校,努力实现全镇人民百年的教育梦想。”铺集镇党委书记秦玉峰在全镇教师大会上说。

新起点,孕育新的希望;新面貌,打造新的辉煌。铺集镇教育工作将继续以“瞄准人民幸福办教育”为主线,突出“安全、质量、特色、卓越”四大主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让广大农村孩子享受到与城里一样的教育。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均衡是相对的,追求教育均衡发展永远在路上。为了让每一名铺集学子都能公平地接受优质教育,托起铺集镇百年教育梦,铺集镇全镇人民和广大教育工作者正向着更高的目标努力。

(铁弩 张国伟)

新闻推荐

胶州市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信息公告(二十二)

...

胶州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胶州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对一座城市的记忆2014-11-06 02:54
评论:(铺集镇:均衡发展托起百年教育梦)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