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记者在洋河镇曲家炉村村民孟兆启的苹果园里看到一种怪现象:果树株距很窄,行距却比传统果园宽两倍,而且树间顺行每隔10米便立一根水泥桩,苹果园里竖上水泥桩这可是稀罕事儿。
看到记者很疑惑,孟兆启解释说,这种特殊的苹果种植方式是洋河镇帮着新引进的苹果矮砧密植技术,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苹果栽培模式之一。
“丰产早、质量好、便于机械化管理是矮砧密植技术的三大优点。”洋河农办工作人员高亚男告诉记者,这种模式需要设立支架,宽行密植,前期投入比较大,但是结果早,一般三年见果,五年就进入丰产期,亩产可达万斤。与传统的乔化树相比,矮砧密植苹果树的冠幅小,透气、透光,结出的苹果色泽好、优果率高。由于行宽株密,管理起来也特别节省人工,适合机械化管理、集约化栽培。
“不仅好管理,这效益也不低,平均要比普通果园增收10%-20%哩。”经营了三十年果园的孟兆启对这一技术充满了信心。目前,工人正在进行冬季培土,下一步还要对树苗进行套袋,防止新栽的苹果苗抽干,提高苗木的成活率。
为引进这一新技术,前期,洋河镇多次组织果农们到外地学习。“这个项目共投资150多万元,镇里不仅为俺统一购买了烟富三号苹果苗,还向上级争取了50万元的补贴,技术指导更是一点不落,俺们算是吃上定心丸啦。”
为进一步促进洋河现代农业发展,该镇成立了现代农业发展专业合作联合社,下设10个农业、旅游、农产品研发合作社,着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农闲人不闲,趁着这一有利时机,该镇组织果农们学技术、拓销路、促交流,一派繁忙景象。(王惠)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