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的今天,胶州领风气之先,百姓通过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出行已是习惯平常。而现在看来,这些还不够,随着中日韩区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加深,现代航空城将全面带领城市发展进入“亚音速”时代,今后百姓打“飞的”出入境,坐地铁、乘轻轨逛青岛已是指日可待,“朝在日韩看花,暮在沽河赏霞”将成为很多胶州人在大航空时代的生活常态。
这些都缘于国家4F级国际机场的落户胶州。一座机场的开建,承载着一座城市几多腾飞的梦想,它带来的绝不仅仅是人们出行方式与货物运输方式的改变,它更承载着胶州人民开放包容的时代精神,开启了胶州乃至青岛通往大航空时代的世界之门。新机场的落户与企业生产和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对胶州百姓的生活环境、出行、就业、收入、幸福指数等带来众多积极影响,航空城的建设将造就一个个崭新的生活。
城市布局更加优化
航空城不仅仅是一纸发展蓝图,其发展离不开核心驱动,如果把胶东国际机场比作航空城的动力引擎,那么临空经济区就是发动机。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将有效拉大胶州市城市发展框架,推动城市配套功能加速拓展,从而形成以机场为核心,以航空城和国家级开发区为支撑的“港城一体、产城融合”的大发展格局。
临空经济区的产业聚集将促进如金融、法律、居住、零售、娱乐等配套服务业发展。发展完善机场周边区域的办公、生活和商业配套,配套城市生态功能系统,最终打造成为国际航空城。胶东国际机场建设将充分利用青岛丰富的科教资源和人才优势,建设城市信息化和智能服务体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建设蓝色智慧型航空城,打造“快一族”高端居住区,让我市广大群众享受更完善的生活配套服务,全面提升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市民出行更加方便
青岛新机场将按照“零换乘”“一体化”的综合交通枢纽理念规划建设,更有利于机场与铁路、城轨、公路等交通运输方式的紧密衔接,共同构成空地一体、海陆相连、便捷高效、内捷外畅的综合交通体系,形成1小时通达青岛全域、1.5小时左右覆盖山东半岛主要城市的多圈层拥湾发展格局,使青岛在半岛城市群和蓝色经济区中的龙头地位更加名副其实。
对于胶州普通的民众而言,机场来了,生活走出去的空间就扩大了。“以前的一小时生活圈,对于车程而言,不过就是去趟青岛购购物,观观光。现在的一小时生活圈不同了,坐上飞机,那可就是日本、韩国,随着机场的落户,我们走出去的机会一定会越来越多!”不少市民表示。
对外交流更加紧密
新机场在胶州落户,无疑将给企业缩短与世界的距离带来极大的便利,对企业的国际化拓宽带来极大的利好消息。
机场的落户不仅给企业的对外交流带来了便利,对落户于胶州的电子商务企业而言,无疑是节省物流成本、缩短物流时间的最为有利条件。“尽管电子商务时代解放了高成本与高度复杂交易模式下的商流行为,但是物流时间与空间的双重矛盾却变得愈发激烈了,物流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电子商务的便捷性特征。4F级国际机场落户胶州,而且胶州还规划配套了临空经济区,我们公司一定会乘势而上,抢占区域内电子商务的制高点,夺取市场先机把企业发展壮大。”落户于北关街道办事的电子商务企业宇创凡的市场开发人员满怀信心地表示。
项目支撑更加凸显
我市依托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产业优势,突出临空产业发展,大力发展通用航空经济,加速培养航空百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高端临空经济区,带动区域创新发展。加速提升招商实效。研究制定通用和民用航空相关产业招商标准,围绕航空客运、航空制造及通航制造配套、文化休闲、通航运营等22个产业内容,大型航空客运、飞机零部件制造、大沽河特色生态休闲、公务机及通航运营等63个产业业态,超前开展项目招商,加快推动波音飞机、中科复兴集团通用航空等一批项目。
加速优化产业结构。按照通用航空区、航空物流区等相关规划,围绕航空制造业、航空物流业、配套服务业三类临空经济的产业特质,加快确定临空经济区发展定位和方向,引导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配角经济、调整优化战略规划,带动全市产业结构提档升级。
就业渠道更加广泛
根据被广泛引用的“拇指法则”,机场每年每服务100万旅客,能够提供约1000个直接工作,支持约6375个全国性、区域性、子区域职位。按此推算,胶东国际机场近期将带动35—50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600亿美元;远期将带动67—95万就业人口,实现经济产值1000亿美元,打造青岛乃至全省一个新的经济增长极。以此带动,广大群众将不出“家门”享受到高端就业岗位,大大提高工资收入水平。
在延伸基础配套设施提升群众宜居水平的同时,我市以机场为核心,以项目为带动,加速增加群众收入。通过发挥机场区域临近特色农业园区、大沽河等资源优势,加快引进高效农业、旅游观光、特色种植等项目,引导创业群众拓宽经营模式,推动就业群众实现就近就业,大幅提高群众的经营性、工资性收入水平。
保障体系更加健全
胶东国际机场的建设,将加速推进我市城镇化进程,实现广大农民向市民真正转变,不仅可以享受舒适的生活居住环境,更可以同质享受医疗保险、养老保险等各种社会保障待遇,解除生活后顾之忧,大大提升生活品质。
胶东国际机场建设涉及区域的土地征用、村庄拆迁改造,将大幅提升城乡居民的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并为广大群众在“家门口”做生意提供了优越条件,有效增加城乡居民的经营性收入,为未来生活提供坚实保障。
生态环境更加宜居
胶东国际机场的高端定位决定了其设计理念、应用技术、景观打造等具备国际领先水平,广泛应用的污染控制、噪音控制、水环境和绿色能源系统等先进技术,实现机场生态环境有机融入城市,构建可持续的“生态城”。以此为契机,带动大沽河绿化及万亩林场等重点绿化工程建设,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并稳定在40%以上,人均绿地面积达到16平方米以上;带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充分发挥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长效管理机制作用,增强城乡环卫一体化全覆盖成效,为市民打造宜居生态环境。
(王炳慧 张婧)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