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步入第七中学荣誉展览室:一块块奖牌,闪着荣耀之光,记载着七中人走过的点滴足迹,凝聚着七中人辛勤的汗水,体现着七中人严谨、务实、团结、向上的精神风貌,展示着七中教育教学的丰硕成果。
打造校园文化
提升学校品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该校八年级三班学生正在朗读苏轼的名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随着该校将诵读国学经典作为特色课题,“经典诵读”等系列活动在广大师生中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如今,该校举办的科技节、文化节、艺术节和体育节,已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道靓丽风景线,不仅增长了学生才智、活跃了校园气氛、丰富了课外生活,还激发了学生们对生活的热爱,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身体素质,培养了他们良好的兴趣爱好,有力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我写的《爱上书籍,享受阅读》,登在我们的《振华报》上。” 该校学生李馥含兴奋地表示。该校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办了校刊——《求索》《青未了》和校报《振华报》,在教师中,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我和高慧霞老师的读书笔记获得胶州市一等奖。”鹿桂芝老师高兴地说。该校开放校图书室,向老师们推荐好书,丰富老师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同时,开通“阅读科研”主题网站,专门登载读后感、散文、论文等优秀作品,并定期组织师生交流读书心得。
开展励志教育
提升整体素质
“我宣誓,我要让今天充满阳光……”该校学生孙文娴满怀感情地宣读了以“激扬青春、放飞梦想”为主题的倡议书。为激发学生们积极向上的学习热情,磨砺他们的意志,发掘其学习内动力,该学开展了“激扬青春 放飞梦想”励志教育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邀请全国励志教育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荆伟泰,为全校师生、家长作了题为“点燃青春、赢在自我(中考)”励志教育报告会。
学校还在每个传统节日到来之际,开展系列主题活动,以达到励志和育人的目的。如:清明节,组织学生缅怀革命先烈,立志做社会有用的人;青年节,引导学生激扬青春梦想,立志做奋发有为的人;端午节,号召学生传承民族文化,立志做文明守礼的人……
立足课堂教学
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设计的能制止犯罪、预报灾害的智能机器人,便携式拧干器,侧后式伸缩山地车挡泥板,多功能电动刷等一批科技成果,获得青岛市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该校副校长逄本文告诉笔者。据了解,近年来,该校在科普知识比赛中硕果累累,该校学生李振宁在青岛市航空模型比赛中收获全市初中组唯一一个一等奖;获得“青岛市首届中小学生科技节先进集体”称号;在青岛市第27、28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全市初中组唯一一个优秀组织奖;该校赵文瑜等3名学生通过选拔,被确定为“青岛市少年科学院研究员”。
该校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的科技小论文列入教学计划,通过课堂引导、课后探究等方式,不断提升学生们的科技素养。为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该校组建了“仰望星空”科技社、航模小组、生物兴趣小组、地理兴趣小组、信息学程序设计小组、振华有线电视台、广播站等10多个形式多样的社团,并通过举办“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开展“科技创新大赛”“电子板报比赛”“航模比赛”等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们的课外生活。
“我们学校的田雨同学获得了全国‘地球小博士\’称号,同时,我们学校被授予全国‘地理科普教育基地\’称号。”该校校长薛洪全告诉笔者。两年来,学生们在学科兴趣小组教师的指导下,不但对历史文物、乡土地理、珍稀动植物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和了解,也通过各种创新性实验活动,增强了创新意识和环境意识,获得全面发展。在各学科、各级各类科技小论文评选中,先后有200多人获奖。(耿美艳)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