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敬庵大棚□陈凯 高玉贝
工业园区里,塔吊林立、机声轰鸣、焊花飞溅;现代农业大棚里,花蕙兰绽放、西红柿飘香、马铃薯备耕;建厂房、抢生产、忙采摘……虽然已进“四九”,走进胶西镇,你追我赶、千帆竞发的火热场景依然令人振奋。
没有科学的发展战略,就没有经济社会的大发展。近年来,胶西镇始终坚持经济强镇、商贸活镇、农业稳镇“三镇战略”不动摇,以群众满意度为标准,更加突出转型发展,更加突出统筹城乡,更加突出作风转变,更加突出民生幸福,更加突出社会和谐,务实创新,努力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
抓项目牵住经济发展牛鼻子
项目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引擎,转型跨越关键在项目。胶西镇党委书记杨升金说,胶西一班人从加快改革创新入手,夯实服务举措,招引高端项目,实行责任倒追,按照节点倒推,以扎实务实的措施,赢得项目建设的领先发展。
从洽谈到落户,中铁九桥项目落户胶西,仅仅用了一个月。这仅是胶西项目建设的一个缩影。在胶西镇,2013年4个重点项目全部投产,2014年5个青岛重点项目全部开工并投产。2014年签约项目投资额突破40亿元,13个项目中有6个过亿元项目,有12个项目实现当年开工,当年开工率达92.3%,节点倒推、责任倒追的落实机制,开创了项目建设的“胶西速度”。2015年,胶西镇将坚持进现场、促开工、解难题,完善重点项目推进责任体系,对项目全程代理服务,确保全年开工面积超过30万平方米,设备投入超过2亿元。
创机制拓展便民服务渠道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胶西镇认真研究有关文件和方案,发动“镇、村、民、企”全方位参与,构建“经济、民生、党建、文化”全领域覆盖,打造了“十百联动”活动机制,坚持把实事做好,把好事做实,加大各项民生工作的推动力度,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把有限的财力投入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让政府的承诺受益于民。活动开展以来,先后解决民生实事397件,树立各类先进典型25人,化解信访积案12件,组建文体活动队伍102支,形成了人人主动服务,人人争做先锋的良好氛围。创新“365便民快线”服务载体。积极对接全市服务型党建网络平台,设立“365便民快线”协调处理办公室。共办理红色民生事项专办单12起,橙色、黄色专办单共计206起,办结率达
98.1%。
强城镇提升镇村综合面貌
镇村面貌明显改善。聘请省规划设计院对原胶西镇、杜村镇两镇总体规划进行整合,重新完善功能布局,并根据发展需要,对墨水河沿岸进行了系统人文生态、滨水景观规划设计,设计河段范围21.7公里,景观设计面积91.3公顷。目前已累计完成对墨水河上流11公里,闸坝蓄水、清淤扶堤、荒废河道修复等工程,总投资3280万元。通过堤、闸、路、林、产业、交通、景观综合整治开发,使墨水河成为胶西“生态观光魅力带、现代农业隆起带、幸福宜居中轴带”。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快镇驻地、杜村社区、苑戈庄社区、孝源社区、匡家庄社区等社区建设,依托“美丽乡村”活动载体,投入资金980万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投资300万元建设日处理能力200吨的孝源店子村级污水处理厂,全镇114个村庄村村配有保洁员、村村垃圾日产日清,垃圾收集率、清运率、处理率均达到100%,全部实现无害化处理。2014年6月,胶西镇代表胶州市迎接青岛市环境综合整治检查取得第一名的成绩。同年8月,胶西镇被评为“2014中国生态文明示范镇”。
树品牌推动现代农业向高质发展
充分发挥胶西特色农业优势,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加快万亩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投资1980万元实施16000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加快发展规模农业,实施“十百千”计划,即全镇马铃薯种植面积突破10万亩,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注册达100个,新发展钢结构大拱棚、冬暖式大棚1000个,将胶西马铃薯示范园区打造成为“青岛市级农业园区”。加快发展品牌农业,积极推介培育胶西“四宝”:“胶西马铃薯”、“娄敬西红柿”、“孝源萝卜”、“宋家芹菜”等,年内“三品一标”生产基地面积发展到7万亩,争取创建青岛市级以上农产品著名商标1件以上,新注册农产品商标5件。加快发展生态农业。依托万亩生态林场,加快打造明山岭旅游休闲度假区。推动乡村生态旅游业发展。打造以明山岭、墨水河、娄敬庵现代农业示范园、宋戈庄现代农业示范园为轴心的明山秀水生态旅游线,积极推进山东省旅游强镇、山东省旅游特色村、山东省农业旅游示范点、山东省好客人家农家乐创建工作。
惠民生持续助力民生事业
以“业有普就、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困有多助”为目标,以10件政府实事为载体,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成果惠及于民。实施“德孝胶西”建设。突出道德文化阵地建设,原胶西以“德”为主线,杜村社区以“孝”为线,建设文化主题公园,打造“德孝胶西”。积极建设村级“小舞台、小广场、小公园、小景观”,力争达到100个。三年内全部实现“村村有场所、村村有队伍、月月有活动、年年有比赛”的“四有”群众性文体活动新格局。实施“优教”工程。推进投资2100万元的21中学搬迁工程,投资600万元的十九中学综合实验楼新建工程,完善教育基础设施。实施“良医”工程。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启用胶西卫生院苑戈庄分院和杜村卫生院综合楼,改善群众就医条件。加快推进国医馆的建设速度,完善健康档案,实现系统化管理。实施“乐业”工程。健全就业创业促进体系,统一城乡失业保险待遇,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服务平台。在杜村社区新投资200万元,打造500平方米的高标准便民服务大厅。实施“颐养助困”工程。改善镇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水平,探索社会化养老和居家养老新模式。积极探索阳光民生救助的途径,实行镇村合一的网格化工作模式。加大弱势群体救助力度,争取补助资金90万元,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实施“安全发展”工程。完善“十百联动”工作机制和镇“365便民快线”为民服务网络,实现民生服务全覆盖。投资660万元对19个村庄的自来水实施改造工程,解决1万多群众吃水问题。加强平安建设,加大辖区内网络监控的覆盖面积;加强村级警务室建设,深入开展“三包一创”全警大走访活动,强化干警和村级治安队伍巡逻机制,抓好村级社会管理协管员队伍建设,确保社会治安稳定。
2015年,胶西镇将深化大项目观、环保观、民生观,全力维护“经济稳定、社会稳定”两个稳定大局,加快推进富民强镇步伐,深化“十百联动”机制,着力推进稳增长、调结构、抓统筹、惠民生,持续推动项目建设、产业发展、镇村建设、百姓福祉四个更大突破,努力实现转型跨越、稳中奋进,打造“繁荣、文明、生态、幸福、和谐”新胶西。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