铺集镇河西庄村有位103岁的女寿星张刘氏,是铺集镇4位过百岁的老人之一。老人老伴于40年前因病去世,四十年来,她带着5个女儿、1个儿子顽强地生活,如今已是拥有40多口人、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河西庄村因位于胶河西岸而得名,胶河清澈透明,鱼翔浅底,流域水草丰美、林木茂盛,使得这里成为一座天然的氧吧,优质的水土资源成为造就河西庄村长寿村美名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笔者来到河西庄村张刘氏老人家中时,她正在炕上睡觉。儿媳张坤玲好不容易把她叫醒,她还极不情愿地哼哼着,活脱脱就是一个“老小孩儿”!听说要给她照相,她闭着眼摆手嘟囔着“眼睁不开不照了、不照了。”儿媳说她平时就是这样。张刘氏老人一天能睡8—9个小时的觉,晚上不大睡,所以笔者到时她正在补早觉呢。老人一年当中几乎不感冒,脏器无病,血压正常,只是因为年轻时落下的病根有时肚子不好。因牙掉净了,老人膳食基本不吃馒头,闲时吃点零嘴儿,饼干、小卡什么的,用开水或热奶泡着吃;水饺是老人的最爱,隔三差五儿媳或女儿就包给她吃,每周能吃4—5次,一顿能吃7—8个饺子;其次,老人喜欢吃包子,大的能吃2个,小的能吃4个。总之就是愿意吃带菜的饭食;愿意吃菜,儿媳有时也熬个小豆腐给她吃;老人还愿意吃甜食,绿豆黄、爬豆黄什么的,儿媳也经常包给她吃;再就是喜欢吃海鱼,儿媳女儿就煎好剔净刺再给她吃;有时也吃点肥肉。但是,无论吃什么,从不贪食,所谓吃得细、“挑食”,吃一两顿就得换换,正是因为她吃饭从来不是很泼实,所以体态一直较瘦。
老人对穿衣从不讲究,说件让您惊奇的事:10年前,老人得了一场大病,穿上寿衣又好了!现在,因老人睡觉较多,儿女们要给她做衣服她都不要,平时在家就是穿单薄的夹衣,下炕出去时才换上厚点儿的衣服。
老人唯一的儿子张国太在儿女中最小,已60周岁,孙子张桂秋今年34岁,重孙子张建峰今年5岁,与老人关系特好,从1岁起就经常当“小支使”给老人拿拿鞋、递递拄棒什么的。老人一不高兴,家人们就会让小建峰去哄,而且是一哄就好。
如果说重孙子尚小,还不懂事,那么,孙子张桂秋与老人的感情可谓是日久深厚。张桂秋常说,我小时候俺奶奶怎样伺候我的,现在我就怎样伺候她,还回来!他在离家10公里的木器厂上班,早出晚归,但总是想方设法抽出时间到老人的炕前嘘寒问暖,有时天好就扶着老人到院子里走走、晒晒太阳。
老人从小就缠上了小脚,早年生产队里有活儿,老人都是指使儿女们去干,自己在家做饭洗衣操持一大家子的生活,逐渐养成了“说一不二”的坚强性格,儿女们也都孝顺,凡事顺着母亲,从不犟嘴,更不用说做其它让老人生气的事了。老人年轻时干活很快,尤其是针线活儿更是拿手,80岁时还能自己认上针。有一年,儿媳帮着她为老人的老伴缝制了一件棉袄,老人硬是没看中,索性拆了自己重缝,现在说起来儿媳还是笑得喘不上气来。
正是由于儿女晚辈们对老人百依百顺,使她从没有气生,加上她自身的倔强与开朗,在浓浓亲情的包裹下,百岁老人张刘氏走过寒冬沐浴于春天里,春秋几何,祝愿她晚年更加幸福。(铁弩)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