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民军
人物档案
宋桂洁,1989年出生,九龙街道办事处人。2007年,“一时冲昏头脑”的宋桂洁高中毕业后没参加高考就到社会上闯荡,做过销售员,当过园艺工人,开过花店。栽了几次跟头的她痛定思痛,2011年,怀揣着当一名化妆师的梦想到北京学习,发奋努力练就一门手艺,跟着许多剧组和栏目组走南闯北。浮华过后,恋爱后的宋桂洁选择回到胶州,开了爱喜时尚新娘馆,自己兼任店长和化妆师。
记者:听说你高中学习成绩还不错,怎么会高考都不参加了?
宋桂洁:我也不知道当时脑子里哪根筋坏了,就觉得上大学就是虚度光阴。以为早进入社会,挣大钱能够出人头地。
记者:你这么做,家人和老师肯定会劝阻你的吧?
宋桂洁:班主任说帮我保留学籍,后悔了可以再回到学校。爸爸让我写保证书,做出这样的决定决不后悔。即便这样,也没能劝住我。
记者:离开学校后去哪里了?
宋桂洁:去当销售员卖手机。不过很快发现社会跟自己想象得不一样。加上我自己嘴笨,根本挣不到钱。干了半年多,就不干了。
记者:接下来又选择干什么了呢?
宋桂洁:卖手机的经历让我认识到,想要在社会上立足,必须要有一技傍身。我从小就喜欢鼓捣别人的头发,对化妆很感兴趣,那时我就想去学化妆。不过家人都建议我去学习花艺,因为姐姐是开花店的,他们觉得姐妹俩在胶州开个连锁店也不错。2008年3月份,我就到了青岛南山花卉市场,以半工半学的方式学习花艺。2009年7月份,我在青岛租了影楼的一面墙卖花,不过没干多久。
记者:为什么又先后放弃了呢?
宋桂洁:打工挣不到钱,在花卉市场打工干了1年多月工资都是700元,没涨过。开花店经营也不太好,店主还单方面提高租金。不过最主要的是我越来越发现自己喜欢化妆。当时有个合租的小女孩学的化妆,我每天就跟在人家屁股后面,想让人教一点。
记者:经历了这么多,有没有反思一下自己?
宋桂洁:有啊。其实我心里也很清楚自己的缺点,做事总是虎头蛇尾;想法很多时候太不切合实际了,总是立志要当伟人。其实,还是比较现实一点好。2010年10月份,我又选择给人打工,应聘到胶州利群一个店铺卖彩妆,后来还到国货另外一家店担当店长。
记者:为什么再一次不干了呢?
宋桂洁:我要声明,这一次不是我自己放弃的哦!原因是老板退出了胶州市场。当时卖彩妆也是考虑可以学习一点化妆才去的,工作过程中也逐渐发现以销售为目的的化妆和自己所追求的化妆有很大不同。但也由于平时一直关注的原因,发现国内狠多著名的化妆师都来自北京的一个学校,很向往。2011年9月份,和家人一起实地考察后,就去学习了。
记者:重新回学校,感觉怎样?
宋桂洁:工作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学校会更加珍惜学习的机会。老师讲的理论我都使劲记下来;老师演示一个妆面,别人不怎么练,自己都使劲练。而且在学习期间,很多同学做兼职,我也做,但我有个原则,就是绝对不接和上课冲突的兼职。后来事实证明,我是比较出色的,还没毕业,老师就给我介绍工作,到《分手大师》剧组担任化妆助理。2012年9月份毕业后,接到的化妆工作,也基本上都是学校老师介绍的。
记者:祝贺你终于如愿以偿。作为一名化妆师,你当时主要参与了些什么化妆任务?
宋桂洁:主要就是给剧组和栏目组的演员和嘉宾化妆。我参与的剧目有话剧《分手大师》和《诺亚方舟绑架案》,栏目有中央电视台、北京卫视、江苏卫视的《武当大兴600年》、《非诚勿扰海外专场》、《城市一对一》等。还参与过土豆和优酷视频的一些栏目。当时一半时间在北京,一半时间在全国漂。
记者:后来回胶州,是出于什么考虑?
宋桂洁:当化妆师就一点不好,因为要全国各地到处漂,不容易找对象。因为谈了一个男朋友是胶州人,感觉自己也不适合一直在外面漂着了。去年3月份,就回到胶州,并接受朋友建议,开了这家店,专营化妆,婚纱出租一块干着。
记者:生意怎么样?
宋桂洁:店是5月18日开业,多亏亲戚和朋友照顾,勉强还凑合。现在还在起步阶段,挣钱也不多。让我感觉比较有希望的是,我化妆的新娘都还比较满意,会介绍一些朋友到我店里。
记者:在你看来,给演员、嘉宾和新娘化妆,有什么不同?
宋桂洁:演员主要是塑造人物,要符合剧本要求;嘉宾的化妆主要是干净利索;新娘化妆要做到妆成有却无,化了妆跟没化妆一样,但气色要非常好,给人喜庆的感觉。
记者:下一步你有什么想法?
宋桂洁:现在就是要把这个店干定了,干住了。不能像以前那么冲动,随着性子干。现在掌握了化妆这一门子手艺,而且是我非常喜欢的,我会一股脑儿干到底。
新闻推荐
...
胶州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胶州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