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说:“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无论城市与农村,食品安全都关乎人们的安危。与城市相比,农村长期以来,由于地域广、人口多、经济社会发展滞后、农民维权意识弱等原因,食品安全成为监管的薄弱环节。胶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经过前一阶段调研发现,当前农村存在“三无”食品泛滥,农村无证照经营等现象。如何解决这些难题,食药部门做出了相应对策。
明确主体责任,整合现有资源
当前,农村对食品安全事故的抵御能力普遍较弱,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作为面向农村最基层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切实把食品药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把加强农村食品市场监管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细胞工程,严把许可准入、市场监管、市场规范、食品安全知识普及关。
逐步建立起“地方政府负总责,职能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制,政府切实履行食品安全“地方政府负总责”的责任,把食品安全放到与安全生产同等重要的位置。将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纳入各级政府科学发展观考核,切实加强领导,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整合现有资源,监管部门要同心。要把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放到农村,充分发挥食安委、食安办的综合监督,组织协调职能,形成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度,搭建工作交流平台。切实发挥现有的镇办食药所的作用,加大各村居食品药品协管员培训力度,运用“智能食药”等信息化手段,进一步延伸监管触角,形成食品安全综合监管合力,提升食品安全综合监管效能。
加大经费投入,基层工作要贴心
要将食品安全监管经费纳入同级政府财政预算,解决食品安全监管经费投入不足的问题,将执法车辆、设施装备、检验检测等予以保证。同时,经费投入与构建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相结合,给予协管员队伍必要补贴,调动工作积极性,实现监管有网络支撑,有经费保障。
强化法规宣传,安全意识要入心。基层监管机构要及时、经常性地向镇办汇报工作进展,依靠政府的力量推进食品专项整治工作,形成上下结合,全社会共同抓好食品专项整治工作的良好氛围。加大对农村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健康、保健知识的普及力度,保证国家食品安全政策法规的顺利贯彻执行。加强对镇办食品药品监管专职人员和食品药品协管员的培训,提高依法监管的水平。强化对农村从事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业的从业人员、业主的卫生法规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其依法从业,守法经营意识。结合公民义务普法教育活动,普及农村居(村)民食品安全知识,开展健康知识教育,提高其辨别假冒伪劣、“三无”产品能力和依法维权能力。
强化诚信引导,加大整治力度
食品行业专项整治的目的不是把企业整垮,而是要把它引向健康成长的道路。应该把食品行业作为朝阳产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来培育,通过整治实现经济机构、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食品安全问题是涉及到百姓生活的大问题。要真正把食品整治作为维护农村和谐稳定、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提升产品市场形象的重要抓手来对待,通过两手抓,一手抓扶优扶强,一手抓结构调整,推动整个食品行业健康成长。
加大整治力度,惩处机制要慑心。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意识,坚决打好食品整治攻坚战。特别要结合食安创城工作,集中时间和力量,对农村食品市场各类业态进行全方位调查摸底,做到家底清,方向明。在整治的具体操作上,由镇办食品安全协调机构牵头,组织食品药品、综合执法、农业、卫生、畜牧等部门,开展不间断的日常监督检查和集中清理整顿,形成监管执法的高压态势。要把涉及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的食品作为监管的重点,相关职能部门要从源头抓起,加大对农业投入品和食品生产加工、食品小作坊、高风险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整治力度。同时从主动管理的角度,建立起保证食品安全质量的长效机制。
文/图刘静杜兴海
新闻推荐
孩子们真棒!烈日下军训不怕苦 胶州市职教中心新生开始军训,将持续一周
军训时,学生们都十分认真。文/图半岛记者刘静通讯员王述先孙元栋报道本报讯8月21日下午,胶州市职教中心操场上军歌嘹亮,学校2016级新生军训正式拉开帷幕。学校领导、全体教官、班主任及2900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