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胶州新闻 > 正文

百岁老人五世同堂母慈子孝最重家风

来源:半岛都市报 2016-10-16 00:00   https://www.yybnet.net/

堵姜氏(右一)不用戴老花镜就能穿针引线,视力比大女儿(左一)还要好。■夕阳红

■养生谈

文/图半岛记者刘静

“来了,快坐下歇歇吧。”近日,记者走进胶州百岁老人堵姜氏的家中,热情好客的老人招呼着快坐。今年100周岁的堵姜氏是胶州市胶东街道前店口村人,虽然年事已高,但老人思维清晰,举止利落,平时还能穿针引线缝床小被子,如此硬朗的身体着实让不少人羡慕。

记者采访了解到,老人生于1916年,育有四子四女,由她维系的这个大家庭,现已有成员90人,五世同堂,其乐融融,形成了和睦孝顺的好家风。老人这一生谨守“伯训传继书,方正乃伦文”的祖训家规,教导子女后代多学本领,勤奋正直,方方正正做人。

爱热闹爱聊天

子女常在膝下绕

“你大点儿声我就听清了,声音小听不见。”老人朝着记者喊道。记者了解到,为了接受记者的采访,老人特地提前一天让女儿帮忙洗了澡,还理了发,采访当天一早就找出新衣服穿戴整齐地等着。由于堵姜氏老人在胶东街道前店口村的房子已拆迁,现在她住在小儿子堵继儒的家里。得知记者要来,堵姜氏的其他子女都从各个地方赶来聚到一起。看到家里十分热闹,堵姜氏笑得合不拢嘴。

在小儿子堵继儒家的客厅里,南侧小桌上摆着一张大全家福,那是2015年元旦五代大家庭几十个人一起照的,照片冲洗后,家里来人的时候,堵姜氏经常领着客人看,指着上面的各个家庭挨个介绍。

老人二儿子堵继学告诉记者,老人除了有点儿耳背,身体其他方面都很好,“老母亲爱聊天爱热闹,不管谁来看她,她都高兴,最喜欢拉着别人聊家常”。堵继学告诉记者,老人的8个孩子中,除了大儿子因病去世外,其他七名子女都时常围绕膝前,孝敬有加。大女儿今年82岁,身体也十分硬朗,“别人知道我这个岁数还有个老娘,都很羡慕我。”大女儿堵美兰笑着说。

饮食规律心态好

吃起八带挺带劲

虽然年事已高,满头白发,但堵姜氏老人面色红润,精神也不错。一日三餐,饭量也不小,尤其喜欢喝粥、吃生菜、海鲜、牛羊肉等。

“我喝稀饭喜欢加白糖,每次加两大勺。今天早上就喝了一大碗稀饭,还吃了俩鸡蛋。”老人边用手比划着,边笑着对记者说。老人的儿女告诉记者,除了从小就不吃鸡肉、猪肉外,其他的食物老人都爱吃,尤其爱吃海鲜和生菜。“虽然没有牙了,但吃起八带来,也挺带劲的。”堵美兰告诉记者。

“我母亲心态好,不生闷气,有火就发,发出来她就忘了。再就是勤快,闲不住。”问及老人长寿的秘诀,老人的二儿子堵继学介绍,老人心宽、不挑食、作息规律。他告诉记者,直到现在,老人一年四季也很少生病,偶尔有个小感冒,吃点儿药就好了。

闲不住爱缝补

穿针引线自己来

在堵姜氏卧室的床头上,记者看到有个小小的针线盒。老人说,那里面有她的“宝贝”——各种型号的针和各种颜色的线,有空的时候,老人就用针线缝补点儿东西。多年养成的节俭持家的习惯,让堵姜氏有了“变废为宝”的本领:家人外出吃饭带回来的一次性方形手绢,老人舍不得扔,而是用针线把四条手绢拼起来缝成一个包袱,里面叠放着自己的衣物;擦手的白色手巾,老人也是用针线把两片连起来:“丢了怪可惜的,我缝缝给孩子们拿回去当抹布用。”

没事的时候,堵姜氏还时常给自己缝床被子、小褥子。虽然已是百岁高龄,可老人穿针引线既不用别人帮忙,也不戴老花镜,自己对着阳光,几下就把线穿好了!而且,多年养成闲不住的习惯,让老人给每根针上都穿了线,随时备用。

据堵姜氏的二儿子介绍,堵姜氏非常勤劳,去年拆迁前,堵姜氏一直住在胶东农村,家里有六间房的院子。老人在院子里养了5只鸡,还种了扁豆、黄瓜、豆角、大蒜等,自己每天浇水、捉虫、喂鸡,总也闲不住。“种的菜她自己吃不了,就把菜分成好几份,每个儿子、女儿都有,让我们回去拿。”

儿作《孝母歌》

孝亲修身家风传

采访中,老人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说儿子、女儿、儿媳、孙子、孙女、曾孙等都十分孝顺,“现在生活好,吃得好,住得好,知足了”。

“我们兄弟姐妹一共8个,做饭做鞋做衣服,把我们拉扯大,母亲十分操劳。但即使在缺吃少穿的年月里,她也从没让我们几个吃过一顿凉饭,没让我们受过一次冻。”堵姜氏的三女儿堵继香说,现在老人上了年纪,需要人照顾了,儿女们也都长大了,当然得好好孝敬老人了。以前老人在胶东前店口的老家居住时,儿女们就轮流回家陪老人,现在老人住在小儿子家,其余的儿女们就轮流上门探望,也经常接老人到自己家住。而为了让老母亲保持好心情,兄弟姐妹约定,平时多和她聊天、陪她看电视,啥事都是报喜不报忧。堵姜氏二儿子堵继学还创作了顺口溜《孝母歌》:“黄河之水长又长,中华民族礼义邦。齐家治国平天下,孝亲修身第一桩……”,就是希望把这种母慈子孝的家风一代代传下去。

“现在老母亲住楼,不能时常下楼走动,我们几个商量着,还得给她租个平房或一楼,随她心意能种点蔬菜瓜果,让老人有点事儿干,时常活动着,我们几个再轮流去陪她。”堵继学说,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所谓的孝顺不是整天挂在嘴边,也不是非要给老人花多少钱做多大的事儿,而是体现在这一点一滴的替老人着想上。

降压药或增抑郁风险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治疗高血压的某些类型药物会影响服药者的情绪,增加他们患抑郁症的风险。

格拉斯哥大学研究人员发现,服用β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两类降压药或增加一倍因严重抑郁等情绪紊乱入院治疗的风险。服用受体拮抗剂(ACEI)类型降压药则可降低这一风险。服用利尿剂类型降压药的患者出现情绪紊乱的几率与未接受任何治疗的人群相当。

研究人员收集了苏格兰两所医院52万名患者的医疗数据,从中选出14.4万名没有抑郁症但正接受上述四种类型治疗高血压药物之一治疗的患者。研究人员将服药人群的数据与5年内既未接受抑郁症治疗也未接受高血压治疗的11.1万人数据比较。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美国期刊《高血压》。格拉斯哥大学心血管疾病治疗教授桑多什·帕德纳马邦说,大量数据显示,心血管疾病与抑郁症相关,“但高血压治疗并未考虑抑郁症因素”。研究结果不会立即应用于临床治疗,但对医生们选择高血压用药或有参考意义。据新华社

生姜泡脚大有益处

人的足底有64个反射区,分别对应着人体的五脏六腑;用热水泡脚自古以来都是既有效又省钱的养生方式,有驱寒养肾的神奇功效,我国自古就有“天天洗脚,胜吃补药”的说法。而用生姜泡脚,不仅可以治疗感冒、风湿、改善睡眠、减少手脚冰凉,还可以起到保养肾脏、减缓衰老的作用。

晚上7~9点,是肾经气血最弱的时候,泡脚正好可以补充气血。不过,晚饭后的半个小时内不要泡脚,因为吃饭后,人体的血液大部分都流向了消化系统,此时泡脚,本应流向消化系统的血液就会流向下肢,使消化系统没有足够的动力来消化食物,导致消化不良。

泡脚时间并非越长越好,应以脚背泛红、身体微微出汗为宜。泡脚温度因人而异。人的正常体温是36℃~37℃,泡脚的水温要比正常体温高出2℃~3℃,约为40℃。脚上茧较多的人,水温可适当高一点;小孩皮肤嫩,水温要低一点;糖尿病患者,因为脚部皮肤不敏感,水温也要低一点,过高易引起皮肤烫伤。

泡脚水量要够。让水到达小腿处最好,至少要没过脚踝。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暂时停止泡脚,马上躺在床上休息。新华

新闻推荐

小区不供暖,业主咋过冬 胶州蔚蓝半岛小区开发商称争取今年11月底供热

半岛记者李伟豪报道本报讯10月18日上午,数十名蔚蓝半岛小区业主就供热问题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3982811。据该小区的业主介绍,蔚蓝半岛小区自去年交房后就没供热,今年更是到现在也没有供热的消息。...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百岁老人五世同堂母慈子孝最重家风)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