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访贫困户2005年之前,赵秀珍是个普通的家庭妇女,丈夫在第三人民医院上班,她负责在家照顾两个孩子。随着小儿子也开始上了小学,赵秀珍觉得自己的日子有点“闲”,得找点事干。赵秀珍的二哥邀请她一块做塑胶生意,她思来想去,觉得自己可以“弄这个营生”。
创业之路 充满艰辛
说干就干,2005年赵秀珍东拼西凑借来200万,注册了青岛海晶塑胶铺装有限公司。公司开起来了,但“艰难”才刚刚开始。
首先是没有业务,由于当时大家对塑胶跑道的认识不多,几乎没有订单,业务员纷纷提出辞职。无奈之下,赵秀珍每天拿上二十元钱,坐着公交车自己跑业务,每到一处有学校的地方她就下来问人家需不需要安装塑胶场地。至今赵秀珍还能清楚的记得:“那天跑的地方太多了,天气又热,我一下公交车扑通就跪倒在地上,把坐车的人都吓坏了。”
鞋磨坏了多少双,嘴上的泡起了多少层,只有赵秀珍知道。在她的坚持下,有了第一个订单,为胶南一家小区内的室外健身场地铺塑胶。但真正等这单生意做完,赵秀珍又被老业务员笑话了一番:小区需要的是圆形铺设,赵秀珍在报价是忘记了算下脚料,再加上运费、人工,这一单,不但没挣钱还赔了680元。
再就是没有经验,赵秀珍做的行业相当于来料加工,进货渠道是没有问题的,但如何更好的把业务做好做精做细,经验很重要。接到业务后,如何报价很是学问。“一开始我不懂啊,光觉得好不容易人家让咱干了,咱得干好了,价格报的实在一点,经历了几次赔钱后,才知道,这种行业需要把运费、人工费、下脚料等全部进行核算,最后才是盈利。”
诚信经营 实现双赢
也正是因为赵秀珍一开始的经常吃亏,实在报价,赢得了很多回头客。2007年夏天,赵秀珍接到了第一单部队生意。从场地规划,优化测算,高效高质铺设等方面,赵秀珍都亲自跟着干,“支持部队建设,只要不亏钱,我就接。”赵秀珍笑着说。工程干完,部队验收后非常满意。第二天,部队干部打电话让她务必下午两点前来一趟,赵秀珍寻思让她去拿钱还用那么“卡点”。没多想,她领着个纸袋子就去了。谁想到去了还给她个讲话稿让她一会儿讲话,这下可让她蒙了。原来是部队上要举行新场地使用仪式,全队从上到下对她的塑胶场地都非常满意,决定让她也上台说两句。采访当日,赵秀珍拿出当时的照片指着站在中间位置那个就是她,告诉记者:“真是让人笑话,也没换换衣服,夹着纸袋子呢。我真没想到,我一个干活的,能受到如此的尊重和礼遇,干好一件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也就从那时候开始,赵秀珍不但认真对待每一个工程,还尊重每一个客户的意见,跟她合作过的单位、个人,对她都有口皆碑。在她的带领下青岛海晶承接的工程包括了胶州市体育场工程、胶州市洋河镇老年活动中心门球场工程等三十多个胶州企事业单位的塑胶场地铺设工程。特别让赵秀珍引以自豪的是胶州民生工程——新建体育场项目,得到了市委书记的好评。企业还先后被评为省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青岛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2016年,赵秀珍被胶州推选为青岛市“创业带头人”、胶州市人大代表、胶州市三八红旗手。
感恩社会 积极回馈
自2008年开始,企业慢慢步入正轨。在企业自身发展的同时,赵秀珍带领的海晶塑胶团体也不忘回馈社会。
2014年,东宋佳莹村委到青岛海晶走访,座谈过程中,赵秀珍了解到村里还有许多贫困户。她二话没说,立即向村委要来贫困户的地址,每到过年过节就带队去看望,送去米、面、油等,村民们都亲切地称赵秀珍是东宋佳莹村的“亲戚”。与此同时,每年“六一”儿童节,她还为广州路小学捐助资金;积极参与三里河办事处慈善一日活动。
赵秀珍在帮助一些学校建设塑胶跑道时,发现学校还有很多设施未能及时跟上,为了让学生们有一个好的环境学习。她还主动捐款,完善学校的教学设备。为济宁微山三中捐款完善学校的配套设施;费县一中捐款8万元;安丘新安学校捐款15万。这些公益事业,赵秀珍一做就是十二年,累计公益捐款捐物达50万元。“小的时候家里穷,家里的兄弟姊妹多,连白面饼子都吃不上,都是从苦日子过来的,一听到谁家里吃不上喝不上的,就心里难受,能帮多少我就帮多少,尽自己一份力量。”赵秀珍说。(青华 珊珊)
新闻推荐
日前,市供电公司发展财务党支部、李哥庄供电所党支部成员和李哥庄镇四甲村党支部,组织开展了一场特殊的主题党日活动,大家来到四甲村进行实地调研,并就推进光伏入村电取暖试点工作进行了探讨。...
胶州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胶州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