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蔡雪娇
“以前觉得垃圾分类很遥远,没想到这么快我们村就开始试点,这是保护环境的好事,我全力支持!”胶东街道大麻湾二村村民许顺芳自村庄垃圾分类工作开展以来,不仅自己带头实行垃圾分类,还担任了村庄垃圾分类宣传员,动员更多的村民积极参与。目前,大麻湾二村不仅建立了垃圾分类处理中心、垃圾分类收集亭,户户使用垃圾分类袋、垃圾分类桶,还通过2个多月的宣传引导,助力村民垃圾分类习惯成功养成。
今年以来,胶东街道围绕全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部署要求,以青岛市美丽乡村示范村-大麻湾二村为试点,率先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按照“成熟一个、带动一片”的原则,现已成功在9个村全面展开垃圾分类工作,共分类处置生活垃圾500余吨,初步实现了垃圾源头减量和有效保护环境的目标。
强化要素保障,迅速打开垃圾分类工作局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设施投入是基础。为有效保障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开展,胶东街道累计投入资金230余万元,投放大小分类垃圾桶5000余个,发放环保垃圾袋144万个,建设分类垃圾集中收集点7处,为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同时,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任组长的垃圾分类工作专班,制定下发工作方案,并在各试点村成立垃圾分类领导小组,强化保洁员力量,创新开展街长制,建立健全了组织体系和人员保障。
强化宣传引导,助力村民垃圾分类习惯养成。在试点村庄开展垃圾分类工作,村民是主体,习惯养成是关键。胶东街道通过两剂药方,让群众真正成为垃圾分类的主体。一是“引导方”。深入开展垃圾分类进社区、进学校、进村庄宣讲活动,先后发放宣传材料6万余份,张贴宣传资料100余份,将垃圾分类的主要做法、重要意义和丰富内涵讲深讲透讲好,助力村民养成良好文明习惯。二是“激励方”。将实行垃圾分类写入村规民约,并作为“好媳妇”“好婆婆”“文明家庭”等“善美胶东”先进典型评选标准,推动村民扭转老思想、老观念。同时,以生活垃圾分类情况为主要评选标准,创新开展“绿色家庭”评选工作,做到精神上给荣誉、物质上给奖励。
强化专业操作,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效果。实行“村民一级分类+村保洁员二级分类”的垃圾分类模式。村民将生产生活垃圾按照“干湿分离”的标准,将垃圾分为“干”“湿”两类,“湿”垃圾沥干水分后投入其他垃圾,保洁员对“干”垃圾以可否回收为标准,在村庄集中收集点进行二次分拣,可回收的就地由可再生资源公司分类回收,不可回收的由办事处统一运送至垃圾中转站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实减少垃圾总量。同时,每个村庄设立大件垃圾和有害垃圾暂存点,确保所有垃圾有规范场所储存处置。村民生活垃圾严格实行“一日一收集”、“垃圾不落地”和“村集-处运-市处理”运作模式,大麻湾二村、三官庙等9个试点村庄全部实现村庄生活垃圾分类集、收、运全覆盖。
新闻推荐
本报讯日前,胶州秧歌广场舞《豪情鞭鼓俏秧歌》《乐翻了天》代表山东省参加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全国广场舞展演,并于11月15...
胶州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胶州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