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陈凯
初冬时节,室外透着寒意,然而,无论在新机场还是“四铁两高两桥”重点交通工程施工现场,都能感受到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凭借重要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交通体系,胶州这座千年古埠、空港之城,正在以崛起之势重构历史。
纵观历史长河,胶州向来与交通结缘。唐朝设立板桥镇,北宋时期港盛州兴,海运贸易持续繁荣,成为长江以北唯一的对外通商口岸、全国五大商埠之一,“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金胶州”由此得名。而如今,胶州正在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体系,成为一条畅通四海的广阔通衢。
便捷交通体系,给人们带来了轻松愉悦的出行方式,同时也为这座城市缔造了更加宏大的发展格局。眼下,胶州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正在逐步转变成区域发展优势。
3月22日,国家级胶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实现总投资570亿元的22个新动能项目签约落户、28个新动能项目同日开工。
9月28日,总投资437亿元的26个项目在上合示范区集中开工,主要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电商与现代物流等。
不仅仅是开发区、上合示范区,总部经济、丝路文化、颐养健康三大项目群,正以迅雷之势在大沽河度假区华丽崛起。
一个个大项目纷至沓来,一片片新厂房拔地而起,胶州成为备受青睐的发展热土。如果说,项目落地主要是因为胶州便捷交通体系,未免有些以偏概全,毕竟胶州还具备政策扶持以及“亲清”营商环境等有利条件。但若说,便捷交通体系是众多项目落地胶州的促成因素之一,想必没有太多异议。
国庆7天假期,大沽河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23.6万人次,白天游客爆棚,晚上更是热闹非凡,出现少有的昼夜同热旅游景象。2018青岛·洋河乡村慢生活体验节从9月28日持续至10月17日,历时19天的时间,游客量达到16万余人次,为当地群众增收2000余万元。
随着交通体系日益完善,全市旅游市场更加火热,外地游客纷纷慕名而来。倘若没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可走,倘若没有多种多样的交通方式可选,纵然风景如画、引人入胜,能前来观赏游玩者,恐怕为数不多。“要想富,先修路”,固然没错,“若想游人如织,需有交通体系”,亦是有理。
优势已然存在,未来更值期待。济青高铁和青连铁路即将通车,只需从胶州北站上车,即可实现1小时通达济南、威海,形成省内“2小时”交通圈,3小时通达北京、4小时通达上海。4F级胶东国际机场将于2019年投入运营,40余条国际航线、110余条国内航线从胶州飞往全球。此外,青岛海湾大桥胶州连接线、新机场高速、地铁8号线等交通网络加速延展,进一步厚植胶州的区位交通优势,一个属于胶州的时代正呼啸而来。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记者陈凯本报讯11月23日,中国外运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海容一行,来胶州市对接...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