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建设前□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王春红
走进洋河镇南官庄村,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内蓝莓长的茂盛,村内道路修葺一新,景观全部绿化,新建的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增添了村庄的内涵,新建的认种农场更是“你家菜园你做主”。眼前焕然一新的美丽乡村,很难让人相信两年前这里竟是一个脏乱差的库区移民贫困村。
移民后扶促村庄经济发展
南官庄村位于胶州市洋河镇西南部7公里,山洲水库上游东岸,面积5.4万平方米,是山洲水库移民整体搬迁村,也是省重点贫困移民村。全村121户,454人,其中移民114户,381人。村庄原有土地1500亩,修建山洲水库时被占用900余亩,搬迁后重新配置的赖以生存发展的耕地资源大幅减少且质量降低,目前仅有耕地600亩,人均耕地1.3亩,村民收入来源主要是传统农业种植,产业结构单一,村庄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由于受发展资金制约,移民村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慢,高效农业产业发展迟缓,移民群众经济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水平提高幅度小。2006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以来,市水利部门会同洋河镇政府,为改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许多努力,实施了“基础保障先行、示范项目带动、推进整体发展”的帮扶举措,先后投入471万元移民资金,采取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社会公益事业及产业项目等扶持措施,加大了对南官庄村的扶持力度,移民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很大改善,经济社会得到发展,确保了库区社会稳定。
农业是农村的根本,发展移民村经济还要从高效现代农业着手。投入南官庄村的移民资金中,275万元用来打造移民高效农业园区,其中2011年投入75万元,扶持该村建设日光温室6座,通过种植蔬菜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14年,投入移民资金60万元建设了4座日光温室;2016年,又投入移民资金140万元,在园区内为南官庄村和尧洼村各建日光温室4座,目前园区内已建日光温室18座,移民高效农业园区初具规模。利用移民资金实施日光温室项目,发展高效现代农业,有效增加了移民村的集体收入和移民个人收入。高效农业园区项目推动了移民村生产结构调整、生产方式转变,对加快移民村高效农业发展和致富奔康步伐,促进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岁的崔佳就是该项目的受益者。他在日光温室打工,负责打理蔬菜,管理员工。没有日光温室前,他打工要跑到35公里外的黄岛,撇家舍业,早出晚归。如今就在家门口工作,误不了回家吃饭,误不了家庭饲养,支出还减少了。温室开展订单式种植,每个订单每周三、周六两次配菜,每箱8种蔬菜12斤,他都要负责打包,这份工作,崔佳年收入增加了3万元。
“我们村自然条件较差,经济社会基础相对薄弱,近几年在水利移民部门的帮扶下,有了长足发展,但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需要各级各部门继续加大扶持力度来解决。”村支书相仕清特别盼着村庄经济的升级发展。
对于南官庄村的实情,胶州市水利部门领导看在眼里,记在心里。2017年,“美丽移民村”建设试点工作被列为青岛市2017年重点移民项目建设工作,南官庄村幸运地成为试点村庄之一,这无疑为其再次腾飞插上了翅膀,发展乡村旅游也成为南官庄村的下一个目标。
植入文化元素增添村庄内涵
南官庄村村内主要道路虽已硬化并进行了简单绿化,但标准较低,村西南农业园区内道路全是土路,雨天严重影响生产,村内缺乏供村民休闲娱乐的活动场所,在村庄特色展示及村文化展示方面更是欠缺。“美丽移民村”项目的实施,在弥补基础设施不足的基础上,通过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让这个小村庄快速实现了蝶变。
进入村庄,文化宣传长廊入眼来,黄色的廊架,下部设置成了供游人休息的座椅,脚踩碎石板拼花路面,沿长廊走下来,二十四孝宣传图图文并茂,每个故事都温暖人心。近处古井安装了辘轳,井周边铺设了碎石板拼花路面,跟文化长廊相映衬。一口古井,几多岁月,进村的游客、孩子可以体验打水的乐趣。远处平塘,在原有蓄水灌溉功能基础上,升级成为一个景点,坐在水边小亭,倚看日出日落是不错的选择,南侧绘制的文化宣传画,与平塘融为一体,平添了灵动的感觉。
沿村内主要道路绘制了文化宣传画,宣传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村规、民约等;日光温室外墙刷涂料,“荷开盛世鱼跃人间,不忘初心饮水思源”的标语道出了全村人的心声,“吃水不忘掘井人,我们想让村民知道美好生活来之不易,更不能忘记帮助我们的人。”相仕清说。
新建的文化广场上,古铜色的移民浮雕彰显了村庄的特质,村史石书标志记载了村庄的历史,广场中央建设了石质雕塑喷泉,四周的树池中栽种了绿化树木,点缀着开得正艳的菊花。广场上新装了太阳能路灯,多组健身设施,村民有了休闲娱乐所在,早有村民打算好了,每天晚饭后,要在这里跳广场舞,用欢快的节奏和舞步消除一天的疲惫。
村庄交通状况改善了,村内生产、生活环境美化了,这为村庄后期发展特色民俗旅游提供助力。“单靠自然景观的乡村游很难占尽优势,唯有文化才是最深的印记。”市水利移民办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南官庄美丽移民村的建设中,从初步设想到规划设计,都特别注重文化体验,“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通过古井、古窑、村史等文化元素的植入,在改善村民生活条件的同时,增添公共功能和文化空间,增加村民对村庄的文化认知自信,吸引游客游览南官庄村,记住南官庄村。”
发展认种农业打造私家菜园
南官庄村的美丽移民村建设,坚持“政府引导、移民自愿、突出重点、因地制宜、统筹兼顾”的原则,充分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和优势资源,突出移民村特色,实现了“四通五化”,整治了村内环境,还新建了绿化活动区域和道路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美化村内居住环境,提高移民村发展能力,促进移民持续增收。
通过美丽移民村建设,争取使南官庄村成为“美丽、生态、宜居”的示范村,成为移民工作的样板性和独具特色的乡村典范,同时带动乡村旅游,这才是建设初衷。为了让游客享受乡村田园生活,同时收获食用到绿色无公害蔬菜,南官庄村在广场南侧新建了一处认种农场,面积4.5亩,共计16个地块,通过搭建网络监控平台实现远程监控;农场中间设置了南北向仿木廊架,计划种植葡萄等爬藤果蔬;周围是白色的栅栏围挡,南头东西转角处各设了蔬菜雕塑。
这里,既是农场又是景观。16块平整的地块内,种植了菠菜、白菜、萝卜、油菜等多种蔬菜,游客认种后,可以交给村民来打理,定期来收获即可。村支书相仕清每天都要绕着农场转几圈,看看长势,谋划一下未来,“这16块地不够,我们再把那边的地辟出来,认种地块管够。”他手指着日光温室东侧的地块说,那里是认种农场的“后备仓”。
到南官庄乡村游可不是只有“认种”这么一种内容,村里本来就有日光温室、蓝莓园,近年又新种植了猕猴桃,明年洋河镇政府还计划组织多个移民村联合在南官庄新建一栋占地约平方米的联栋温室,所以游客无论哪个季节来,都可以进行采摘活动。“认种、采摘,城里人周末带着老婆孩子来这里,让孩子走进自然,体验一下劳作,既锻炼了身体,又能收获无公害蔬菜,一举多得。”胶州市水利移民办相关负责人说。
从脏乱差的贫困村蝶变为现代化的“美丽乡村”,南官庄的村民们幸福感大大提升。水利局总工程师刘振华说:“南官庄村的改变,是美丽移民村试点建设的一个小小实践,下一步的移民帮扶工作,将紧密结合全市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我们将规划打造一批独具特色的美丽移民村。”
新闻推荐
□金胶州/我爱金胶州/金胶州数字报通讯员管瑛根据《胶州里岔黑猪新品种培育方案》,市畜牧兽医局会同茂华里岔黑猪...
胶州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