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烟台,绿意盎然,走进牟平市龙泉镇东汤村,春风中夹杂的茶香扑鼻而来,让人沉醉。
资料显示,目前,烟台市茶园总面积5170多亩,遍布海阳、莱阳、莱州、牟平、栖霞、蓬莱等6县市区、50多个村庄,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和合作社达到2家,现有2家茶叶企业获得“QS”认证,另有5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
“经多年推广发展,烟台绿茶管理简便、投资少、效益高的特性,被茶农广泛认可,成为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市茶叶协会秘书长张晓伟说,全市茶园面积每年以2000亩以上的数量扩张,形成规模只是时间问题,因此要提早做好规划,让烟台茶叶转变为“茶业”。
茶叶变“茶业”,任重而道远。眼下,茶树苗太少制约了产业发展。目前,烟台市仅牟平区有一处茶树育苗基地,而且面积不大,满足不了全市需求量。据了解,牟平茶树育苗基地,今年育苗数量为40万株,仅能保证80亩地用量,剩余缺口需全部从南方购进。“从南方引进茶苗,成活率较低。”张晓伟说,从南方引进的茶苗,成活率约为70%左右,而本土培育的茶苗,成活率高达95%以上。
无论在南方还是北方,茶树都是娇贵的代名词,盲目引进易出现高危风险。“为让茶农种得放心,市供销社开展了免费土壤检测工作,保证茶叶品质和农户增收。”张晓伟说,从全市10个区市、60多个村庄的检测情况看,除去沿海地域,基本都能达到土壤要求标准。
从茶叶转变为“茶业”,品牌是“龙头”,品质是“根基”。市林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高万斌表示,对一个刚出道的品牌来说,质量尤其重要,采取和推广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技术,学习和引进先进制茶工艺、加工设备,势在必行。针对茶叶在烟台井喷式的发展局面,科技部门将着力培养技术人员,服务广大茶农。
茶之魅力,立于特性,精于品质,名于品牌,兴于产业。“当前,烟台绿茶走的是高端销售路线,茶叶均价在1500元以上,而面积迅速扩大后,势必要另寻出路。”张晓伟说,本着长远眼光,全市将主推2个品牌,一个为高端,突出“矛头”打市场;另一个为大众品牌,形成“网状”拓展市场占有率。
“烟台市发展茶业较晚,还是‘学生\’,因此要增强跟埠外沟通,向‘前辈\’学习,少走弯路。”张晓伟说,要实现产业化,需极力培育当地企业壮大,围绕茶叶资源组建产加销、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体系,开发和发展茶饮料、茶食品、茶文化、茶观光、茶休闲等,提高茶叶经济的综合效益,形成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加工、产业化经营的格局。
稚嫩绿茶,愈泡愈香。尽管烟台绿茶起步较晚,实力略显单薄,但茶农门仍信心十足,他们认为,烟台茶叶必将香飘四海。
YMG记者姜乾尹浩洋通讯员杨丽晖摄影报道
新闻推荐
海即跨海大桥昨晚合龙, 最快月底免费通车,40分钟可从海阳到青岛
本报讯(YMG记者高少帅通讯员曲礼志徐涛)昨晚9点,备受关注的海即跨海大桥浇注完最后一车混凝土,标志着大桥正式合龙。大桥合龙后,将进行路面铺设和路灯安装等...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