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早报》记者康小欢
YMG记者李仁
本报昨日刊发的《打工妹生命垂危欲捐献全身器官》一文见报后,引起读者的强烈反响,他们都为打工妹父母的决定感到钦佩,并询问打工妹的患病缘由以及近况。《青岛早报》记者采访获悉,今年5月
,不幸纷纷降落到河南姑娘喻杨身上,她先是得了脑膜炎,后来又不慎从6楼坠落,治病花去6万多元,眼见治愈希望不大,她父母决定捐献其全身器官。
河南姑娘好样的
昨天上午,记者的来电一个接着一个,都是对重病打工妹喻杨欲捐全身器官一事表示关注的市民。“这个姑娘的父母太伟大了,能做出这样的决定很了不起。”上午8点,家住莱山迟家的张文博表示,不少人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一传统观念的影响,觉得不能随便分割和捐赠器官。特别是在一些农村,受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外加一些愚昧的迷信说法,对器官捐献很抵制。喻杨父母能做出这样的决定,说明他们是伟大的父母。“烟台人感谢你们,为你们感动。”
从事金融工作的曹鹏表示,他的一个朋友曾经接受过肾捐赠,如果没有肾源,朋友就要在医院里等死。“希望器官捐献者能多起来,让那些患者看到希望。”曹鹏说。
打工妹身患重病花去6万多元
“女儿没救了,不如把器官捐出来救别人。”喻扬的父亲告诉记者,家里人除了小儿子在河南老家上高三外,他和妻子、大儿子,还有22岁的女儿喻扬都在即墨打工。今年5月初,女儿喻扬突然觉得身体不舒服,到即墨市人民医院初步检查得知,竟然得了脑膜炎,必须住院治疗。随后,家人带着喻扬先后数次到青岛几家大医院进行求医治疗,但由于病情很重,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6月3日,在青岛住院治疗了一周左右的喻扬觉得有所好转,就出院回到了即墨的住处。谁知几天过后,喻扬的病又一次恶化,家人急忙又带着她去青岛求医。7月初,病情有所好转后,喻扬再次回到了即墨静养。在短短两个月时间里,为了给喻扬治病,家人拿出全部积蓄,加上借来的数万元钱,一共花了6万多元。
“这是个意外,没想到伤得这么重。”昨天上午,喻扬的哥哥告诉记者,7月11日,看到妹妹一天天好转,还能下地打扫卫生了,全家人都很高兴,没想到12日零时左右,喻扬不慎从6楼坠落,小区保安发现后立即通知了他们。经过即墨人民医院抢救两天后,也没能脱离危险。喻扬的父亲说,喻扬的脊椎摔断了好几节,脑部外伤也十分严重,医生说治疗需要高额的医药费,治好的希望也不是很大。在医院抢救的第二天,也就是7月14日,喻扬的母亲突然提出来一个让家人意想不到的想法,她建议把女儿的全身器官捐献出来。喻扬的哥哥说,经过全家慎重考虑,同意了母亲的想法。
曾有人为她大姨捐过一个肾
“俺妻姐曾是捐献器官的获益者。”喻扬的父亲告诉记者,他的妻子之所以提出要把女儿的器官捐献出来,很大原因是她的姐姐是一名器官捐献者的获益人。喻扬的父亲说,十多年前,他妻子的姐姐患了严重的肾衰竭,医生说必须换肾才能维持生命。但为了肾源一等就是3年,那几年一直在医院治疗,不过十分幸运的是,正在危机时刻,一名自愿捐献器官的好心人将肾捐给了她。那名捐献者用自己的生命换来了妻姐生命的延续。这一切让妻子十分感动,后来,妻子对报纸上关于器官捐献的报道都十分关注。
“自从女儿得了重病后,妻子就产生了这个想法。”喻扬的父亲告诉记者,开始他和儿子有点儿顾虑,但后来喻扬高空坠落、医生宣布治愈的希望不大后,家人就同意了妻子的想法,将女儿全身的器官全部捐献出来,看能不能帮助别人延续生命。
喻扬的哥哥说,他老家还有一个上高三的弟弟,因为妹妹查出了病,弟弟也放弃了高考的机会,来到了即墨,全家人一起陪着妹妹,没想到还是出事了。不过如果妹妹的器官能救活别人的生命,他们一家人都会很高兴。虽然说妹妹还一直在昏迷中,但家人让她捐献器官,也是完成了妹妹从小有爱心喜欢帮助别人的追求。家人想妹妹如果走了,也会为全家人的做法感到高兴的。记者热线:18663826832
新闻推荐
15日上午,在牟平区龙泉镇烟台绿茶基地,合作社的茶农们走进茶棚采下了烟台新春第一茶。“这里可以说是中国纬度最高的茶叶产区了,因此茶树越冬期比...
即墨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即墨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