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有网友在周村民声网留言反映:“和平路两侧随意摆摊现象严重,越线经营的摊点严重影响车辆和行人正常通行。”
3月27日,区城管执法局在该网友留言后回复:“对于经营业户无序经营现象,已安排人员加强管理,并延长了下班时间,开展错时执法,将商贩占道影响降到最低。”
5月6日,网友又在周村民声网留言:“最近天天看到穿着制服的城管人员在和平路上巡查,摊点都规范经营了,道路也畅通了,感谢政府。”
短短数日,一个困扰市民生活的“顽症”,便通过网络这个便捷的途径迅速解决了。而这只是我区通过“网络问政”积极回应群众期待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一张由周村民声网、政务微博、区长信箱、政府官网、部门网站、微博、微信等多个网络平台编织而成的“惠民网”,成为我区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意诉求、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利器。
被网友赞为“没有围墙的信访局”的周村民声网,是由区纪委统一调度、全区92个部门单位联动的开放式网络平台。群众在环境卫生、污染治理、社会治安、城市管理、医疗卫生、就业培训、教育教学等方面有问题或不满意的事情,都可以在民声网上留言投诉。各部门每天安排专人进行网上受理,按照办理程序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咨询类问题要立即回复,建议类问题须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投诉类问题办结时限不能超过10个工作日,一旦超时就会被纪委跟踪问责。同时,每月按照回复和办结情况在媒体上公布部门排名,接受群众监督。运行近3年来,周村民声网共转办网民留言8400余条,回复率达到100%。
“找政府,很简单,@私信都方便。”这句顺口溜,道出了政务微博的亲民形象。“@周村发布” 在创建之初就将便民利民作为工作方向,建立起与区直机关单位、镇办的沟通联络机制,对网友通过微博发出的求助和反映的问题,迅速答复,在政务信息公开、新闻舆论引导、倾听民众呼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微博专门设置了“民生政策E键通”栏目,定期发布民生政策相关信息。通过该栏目,粉丝可进行相关政策咨询,经管理人员与有关单位沟通联系后及时答疑释惑。截至目前,微博已发布信息4648条,其中民生诉求类140条,互动交流类2500余条,其关注度在全省区县级政务微博中名列前茅。
打开周村区人民政府网站,“区长信箱”公示的相关办理事项格外引人关注。这个依托政府网站架设、由区政府投诉中心负责收件的电子信箱,架起了百姓和政府从“键对键”到“心贴心”的桥梁。3月18日,王村镇北河东村一位老退伍军人来件反映其家庭困难问题。接件后,相关工作人员迅速转办,安排民政部门调查处理。26日,区民政局将1000元大病救助金送到了老人手中。对于受理的信件,“区长信箱”不仅有严格的办理和审签程序,还有相应的办理时限,一般性事件控制在7个工作日内办结或者转办。据统计,2013年8月以来,区长信箱已办理群众来信123件,办结119件,办结率达到96.7%,实事涉及城市管理、医保救助、环境污染治理等多个百姓聚焦领域。
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网上办事是重要突破口。目前,全区30余个部门单位均开设了自己的业务网站, “网上信访”、“在线申报”、“行政审批”、“百件实事网上办”等服务性栏目,让群众动动鼠标就能知晓详情。一张细致严密、互联互通的“问政”网络,让政府工作更加公开透明,也抢出了服务群众的“加速度”。
□胡新广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