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村中学操场2015年以来,王村镇把群众满意度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善民生方面精准发力,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让群众分享更多的政策实惠和改革成果,有力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全面提升群众满意度。
强化服务意识,集中抓好七方面工作
社会治安方面。深化“平安村居”、“平安企业”建设,34个村、207家企业达到创建标准。加强电子联网报警系统建设,整合利用监控探头220个,覆盖辖区72家企业及全镇重点路段和居民区。成立41支义务巡逻队,加强夜间治安联防巡逻,协助公安部门开展秋冬治安“百日会战”,辖区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5%,有效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看病就医方面。实施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新建病房楼,拥有床位60张,在全市率先建成乡镇“120急救点”。投资110万元,创建一级甲等卫生院,购置CR影像处理等大中型医疗设备,新建国医堂、康复科、糖尿病科等特色科室。
居住环境方面。铁腕整治环境污染。关停“土小”企业23家;78家耐材企业及砖瓦厂其中66家治理达标恢复生产,12家关停或停产;7家燃煤锅炉企业完成综合整治;203家空气异味治理单位197家完成整改,占整治任务的97%。综合治理路域环境。投入资金600万元,清理各类垃圾4.17万立方米,清理乱搭乱建、乱摆乱放9100平方米,拆除大型广告牌11处,粉刷墙面3万平方米,更换广告牌2000平方米,硬化处理平交路口45个、7160平方米。科学实施生态恢复工程。按照“规划定绿、建园添绿、沿路造绿、见缝插绿”的思路,启动豹山、凤凰山治理,编制完成豹山森林公园规划,实施王村镇中心广场升级改造和西游园建设工程、镇村主要道路两侧标准园林绿化提升工程,栽植绿化苗木14.6万株,新增绿化面积12.3万平方米。基础设施方面。为彻底解决重型货车穿城问题,启动西外环连接线建设前期工作,已完成定界测绘与路线初步方案的编制。投资600万元,启动王村消防站建设。投资1000万元,改建及维护朱家村至前坡村路等县乡路9条、9.8公里;实施乡村连片治理、彭萌路、泉王路亮化工程,高标准修建了彭家中心大街人行道1.4公里,全镇累计安装路灯682盏,实现镇域主要道路亮化、硬化全覆盖。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效果凸显。累计投入资金1630万元,全面完成农村“三大堆”清理,清理各类垃圾21.2万立方米,29个村硬化村内主次道路23.2万平方米,33个村粉刷墙面近30万平方米,配备保洁员151人、200升垃圾桶270个,免费发放垃圾清洁桶2.1万个,建立起“户集、村收、镇运”的垃圾收运处体系。镇村干部团结一致,经过近三个月的卓绝攻坚,在全区率先实现环卫一体化全覆盖。
文化生活方面。投资190万元,打造彭东社区、大史社区文化中心,举办广场舞大赛等大型文体活动8次,开展文化惠民演出130场。大力实施“乡村文明行动”,稳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积极开展“四德”建设,在全镇形成了文明向善、爱诚孝仁的村风民俗。筹划启动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已制定设计方案。
教育教学方面。投资670万元,进一步改善中小学及幼儿园办学条件,王村中学塑胶操场改造工程建设完工,《振兴王村教育发展三年规划》取得显著成效,王村中学摘得今年全区中考状元,教育教学成绩连年提高。
干部作风方面。深入开展机关干部联系群众工作,在全镇42个村居,建立了85个“基层基础网格”,将信访、扶贫、安全等各项工作融入网格,运用入户走访、微信平台等手段进一步沟通民意。实现“民声在线”栏目镇政府网站与微信平台同步,限时48小时内已反馈群众意见建议101条。深化治理“慵懒散”,严格执行机关干部“十五个不准”、村居干部“十条禁令”要求,实行领导干部连带追责,全面贯彻实施《关于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加强村干部管理的意见》,每周开展作风效能督查至少2次,将评先树优、村级经费、绩效补贴与督查考核结果挂钩,确保有人干事、干好干坏不一样。
扶贫助困增添新保障。突出抓好“经济薄弱村转化提升”工作,分类施治,摘掉了12个村的“穷帽子”,年集体收入平均达到7.6万元。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成立“松龄慈善基金”,通过镇、村、企业多方努力,共筹集善款153万元。为全镇80岁以上老人免费送蛋糕过生日,积极开展“扶贫、助学、孝老、济困”慈善救助,确保将有限的资金用于救助真正困难的群众,截至目前救助困难群众283名、发放救助物资12.65万元,帮困服务体系更加多元。
实施三项举措 零距离聆听群众需求
提高群众参与度与知晓率。开展“户户到、面对面、全覆盖”社情民意大走访活动,已完成走访村居群众15019户,收集意见建议308条,整改162条。坚持开展党委书记、副书记住夜值班“四进入村”调研、班子成员夜查企业常态化,共巡查煤气发生炉使用企业324家(次),召开座谈会41次,解决群众及企业反映问题121件。
狠抓基层组织建设。全面贯彻实施《关于落实村级组织运转经费和加强村干部管理的意见》,严格执行村干部轮流坐班、请销假等日常管理制度,实行干部作风周督导、周通报制度,将村级经费、绩效补贴与督查考核结果挂钩,确保有人干事、干好干坏不一样。
全力推行“基层基础网格”建设。在全镇42个村居,建立了85个“基层基础网格”,将信访、扶贫、安全等各项工作融入网格,用微信、微博、包村日记、民情日记记录交流工作,用“双代”服务、慈善救助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用真走实访、真抓真改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力争实现“前移两个位次”的目标。
□赵雨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