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即墨新闻 > 正文

寻觅《聊斋》的印记 ——记者春日探访蒲松龄书馆

来源:今日周村 2016-03-07 17:51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孔令海

蒲松龄书馆坐落在王村镇西铺村西铺大街。据书馆工作人员介绍,这原是明末户都尚书毕自严故居的一部分。蒲松龄一生的职业是教书,在其三十二岁时,应好友毕际友之聘,在此设馆教塾三十余载。蒲松龄在此度过了近四十年的塾师生涯,七十一岁高龄时,才撤帐归里田园,可以说,西铺是蒲松龄的第二故乡,记载着《聊斋》的印记。

正值周末,记者来到蒲松龄书馆,踏上西铺这块文化土地,感受这座具有浓郁明清朝代风貌的古建筑群。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条新拓宽的长三百米,宽六米的高标准水泥路引着记者一行走向蒲松龄书馆。

“蒲松龄执教的书院,几经蹉跎岁月,历尽沧桑,到文革时期一度破败不堪、面目全非。”工作人员介绍说,“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文物的保护力度,对蒲松龄书馆进行了彻底修复,并作为淄博市重点文化保护单位,对外开放。”据了解,古建筑群总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765平方米。馆内共有大小建筑22间。抬眼望去, 前门上横挂着一块漆黑乌亮的牌匾,上书“蒲松龄书馆”五个镏金大字、熠熠放光。

拾级而上,进门向里走,迎面便是古朴宏丽的“绰然堂”。原有牌额上题“绰然堂”三个隶书大字,落款崇祯甲戊白阳老人题(白阳老人即毕自严,该匾原件现存蒲松龄故居)。它是幢三间高大的大厅房。蒲松龄来到毕府,便选定了绰然堂设馆住教。但见青砖灰瓦,端庄肃然。北房二间,东边暗间,是蒲松龄写作和住宿的地方,《聊斋志异》及大量诗词皆出于此,中外间作为学生们肄业的课堂。

转身向北,正对的是省书法家朱学达题“振衣阁”。门前楹联上书:“万卷书当南面窗、一帘风拂北窗凉。”这是在绰然堂后修建的一幢与之对称的砖木结构双层楼阁建筑,阁上花窗雕棂,舒朗明快;阁下朱红漆柱承托重荷。整个阁的外壁饰有飞檐、禅兽、雕栏、花棂。“振衣阁”是尚书府藏书之地,可供蒲松龄任意博览。它为蒲松龄搜挟奇闻异事、著书立说提供了不少文献资料。

走进下层阁楼,墙上挂有蒲松龄的画像。他身着岁贡生服,正襟端坐,室内设有古玩架、先生曾用过的双耳瓶、暖手炉、笔筒架等陈列其上。

登上阁楼上层,园内别致的圆心亭、绚丽的霞绮轩、奇特的卧龙石等大小各异、二十余景历历如画,尽收眼底,教人心旷神怡,难怪多次被先生写进其作品中呢。登阁凭栏,会看到楼下有一株冠径8.5米左右的“蝴蝶松”(五针松)形态奇特,别具风韵,它那虬曲的枝丫,树冠如伞,虽不见当年色凝翠碧的繁茂风姿,但仍似超然挺拔,挥身欲跃。“因为遭受过破坏,这颗胡蝶松我们用钢筋撑起,让它再现当年风光。据传,蒲松龄下课、写作之后,常来这蝴蝶松下,观赏解闷、寄托情思。”工作人员说。

从阁中走下,旁东西两侧各有一间青砖白缝的厢房。东厢房内有根据聊斋故事制作的工艺人物造型。可以看到红玉、冯相如、郎玉柱、颜如玉同登一堂,人物情态各异、栩栩如生;西厢房内,陈列着全国各地书画名家之精品、荟萃四壁。这些作品匠心独运,抒发了对《聊斋》的喜爱。

漫步于蒲松龄书馆,仿佛看见“婴宁女笑站柳梢迎远客,留仙翁漫步书馆盼知音”。星转斗移,在漫长的教书生涯中,蒲松龄完成了《聊斋志异》、《蒲松龄集》中的大量篇章。不献仕途、不追名利,而是在乡土教育和百姓生活中追寻生命的意义。

图为蒲松龄书馆。

新闻推荐

北河东古村落

...

即墨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即墨市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寻觅《聊斋》的印记 ——记者春日探访蒲松龄书馆)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