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闹之风断不可长,否则必将滋生更多不正之风,冲击社会公序良俗,损害城市文明形象,长此以往后患无穷。婚闹乱象要堵,也要疏,应通过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大力弘扬文明婚俗,切实加强制度设计,深入宣传先进典型,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婚俗观念,从而彻底根除这一婚俗陋习。
婚礼是一对新人迈向新生活的起点,理应喜庆温馨浪漫美好,而庸俗低级且带有侮辱人格意味的婚闹,显然与这样一场婚礼格格不入。新时代的婚礼要符合新时代的风尚,除了保留和发扬传统婚俗中彰显孝老爱亲、提倡家庭和睦、表达亲情友情等精华部分,也要坚决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陈规陋习。在婚礼这个神圣的场合,应倡导亲朋好友及婚庆人员语言文明、举止文雅,避免各种野蛮粗暴、低俗媚俗的婚闹和表演。同时,应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提倡喜事新办,反对盲目攀比和铺张浪费,积极引导广大青年尝试旅游结婚、集体婚礼、公益植树等各种婚嫁新风,让婚礼更加庄重高雅、喜庆温馨、节俭朴实。
遏制婚俗陋习,制度设计是一剂“良药”。相关部门单位及各镇办村居应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着眼,不断健全完善红白理事制度,大力倡导文明庄重的婚丧嫁娶方式,让公众知晓何种行为当为、何种行为不当为,从而自觉抵制婚俗陋习,树立健康文明的婚俗观念,在整个社会营造形成文明和谐的良好婚嫁风尚。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更应突出各级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各级党员干部应主动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带头抵制各种婚丧嫁娶陋习,积极倡导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影响群众、带动群众,争当社会新风尚的有力践行者和传播者。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抵制婚俗陋习,倡树文明新风,还应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临淄区凤凰镇南太合村几十年来,不管谁家办喜事,邻里乡亲随礼只随5角钱,但村民们的感情非但没有疏远,反而越走越近、越处越亲,真可谓“礼轻情意重”。王村镇李家疃村村“两委”明文规定,凡是村民家的红白公事,都由村里的红白理事会操办,“喜庆公事除亲戚朋友外,村民之间随礼不请客;白公事祭品一桌菜到底,亲戚朋友、助忙人员一律不摆酒席,大锅菜吃饭。”对这样的先进典型,应该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使广大群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使婚俗陋习彻底失去生存空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婚俗陋习积也久矣,一朝一夕之间难以消弭,唯有通过驰而不息、久久为功的努力,才能达到激浊扬清、成风化人的目的。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对婚俗陋习说“不”,用一点一滴的实际行动奏响文明和谐的“婚礼进行曲”。□刘靖
新闻推荐
...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