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现场会
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会颁发出聘书半岛记者徐军
抓好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是大势所趋,抓好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是时代需要和难得机遇。2018年,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建立党支部蔚然成风,成为民营医疗机构中一道亮丽的风景。2018年4月10日,根据青岛市委两新组织工委部署要求,市卫生计生委成立了中共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委员会。2018年12月12日下午,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党委在崂山区和睦家医院召开了全市民营医疗机构党建工作现场会。经过党建工作在民营医疗机构持续推进,2018年,青岛民营医疗机构新成立党支部36个,达到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有55个。
民营医院新成立党支部36个
记者了解到,目前,青岛市有效民营医疗机构1996家。2018年,青岛民营医疗机构新成立党支部36个,达到成立党支部条件的有55个。2018年,全市10个区(市)都分别成立了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党委(党总支)。青岛市即墨区构建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业兜底”的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党建工作格局,实现了全区卫生系统党建工作全覆盖。崂山区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区级层面的“党建医联体”,指导设立了山东省唯一一家外资医疗机构党组织——青岛和睦家医院党支部,形成了党建引领外资医疗机构的“崂山模式”。各行业党委(党总支)积极开展工作,党建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2018年初,根据青岛市委两新组织工委部署要求,市卫生计生委成立了中共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委员会。一年来,中共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委员会探索和鼓励建立民营医疗机构“医疗+党建”联合体,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管理优势和品牌效应,带动区域党建水平提升;集合所在街道、社区和企事业单位等,在活动场所、教育资源和党建人才等方面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努力做到“全领域建强、全区域提升”。各民营医疗机构统筹党建与业务工作,实现现有场所与党建场地的共建共享。在党建经费上,市里每个支部每年会下拔专项资金,有条件的单位结合业务工作开展,自筹部分资金,保障党建活动开展。同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积极开发引进智慧党建系统,督促把党的各项工作落实到平时,推动党建水平整体提升。
党建工作与医院文化相融合
在全市民营医疗机构的党建工作中,青岛市民营医疗机构积极探索,把党建工作与打造医院特色文化相融合。
全市民营医疗机构积极营造党建工作氛围,在室内、走廊、大厅等明显位置,利用多媒体设备、板报、橱窗等多种形式,张贴悬挂领袖讲话、特色理论、党建知识、党员先锋等内容,利用微信微博、公众号等媒介,实时传播党的声音;组织制作党建短视频、微电影和电子相册等,营造深厚的党建氛围,以文化软实力提升医院综合竞争力。
崂山是全市民营医疗机构的主要聚集区,涵盖了妇婴、五官、检验、美容、心脑血管等10余类医疗业态,每年服务来自全国各地患者20余万人。近年来,崂山区民营医疗机构牢固树立“党建引领”的工作理念,紧紧抓住“健康中国”重大战略,优化整合区域内的人、财、物等医疗资源,探索建立了以“党员+”“党组织+”为主要支撑的“党建医联体”,推动民营医院整体性提升、高质量发展,打造了一张沉甸甸的党建“金字招牌”。
在即墨区,民营医疗机构共有11个独立党支部,2个联合党支部,18家民营医疗机构已建立了党组织,8家民营医疗机构因没有党员没有建立党组织,但已派党建指导员,实现了全区卫生系统党建工作全覆盖,构建起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行业兜底”的民营医疗机构行业党建工作格局。
下一步,青岛市要求民营医疗机构把党建台子搭起来,力求应建必建。严格组织程序,凡是正式党员超过3人的全部都要成立党支部,达不到3人的要成立联合党支部,或者与没有党员的医院一道,派出党建指导员。所有民营医疗机构短时间内不能组织全覆盖,也要实现工作全覆盖。
组建乡医工会联合会50余家
在民营医疗机构红红火火地开展党建工作的同时,青岛市医务工会也在持续创新,取得了成效显著。
2018年10月22日,中国工会十七次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青岛市医务工会主席邢迎春参加了大会并在山东代表团会议上作了发言。
近年来,青岛市医务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做了多项工作,如在“乡村医生建家行动”中,指导组建乡医工会联合会50余家,使绝大多数乡村医生有了自己的组织;率先破冰行业内合同制职工同工不同酬问题,在全国率先成功推进合同制职工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截止到目前,市卫计委直属单位合同制职工同工同酬基本实现,被中央电视台、中华全国总工会《工会工作通讯》等报道。
这几年,青岛市医务工会就是通过持续的改革创新,将职工的凝聚力、向心力,干事创业的热潮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基层工会干部充满了激情,充满了活力。连续四年获得青岛市总工会工作创新工作奖,2017年获得市政府创新奖。工会工作的创新必须围绕中心工作来开展,必须围绕职工诉求来开展,必须围绕职工成长发展来开展。
改善医疗条件为患者谋福利
在近年来,青岛市医务工会开展多项活动,挖掘传统医疗资源,直面医疗服务的痛点和难点,来为患者谋福利。
青岛市医务工会一方面为病患谋服务良方,直面医疗服务的社会热点,发起“今天我是患者-医务职工换位体验”活动,得到全市上百家医疗卫生单位积极响应,“随手拍”“金点子”、大讨论、“换位体验成果汇”等形式吸引了近万名医务职工参与,提出服务流程改善意见建议300多条,很多已纳入医疗服务改善日程,荣获2017年度青岛市工会工作创新奖。这项活动在行业内,在社会上都引发较大反响,《健康报》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
另一方面,青岛市医务工会开展“寻找传统医学达人”活动,获得2016年青岛市工会工作创新奖、2017年青岛市政府创新项目。发挥工会工作联系群众广泛的优势,联合市总工会、市妇联发起挖掘深藏民间的中医绝活。历时1年、历经线索征集、跟踪采访、搜集患者口碑、甄别验证、层层筛选,最终由国家中医药学会等国家级专家审核评选出16位身怀绝技的传统医学达人。《中国中医药报》、《健康报》、《工人日报》、《科技报》、青岛电视台、青岛广播电台等争相报道,引起强烈反响,许多折磨病患多年的顽症得到治疗。后期我们组织多场次的“医界工匠健康性行—医学达人走基层”,活动,惠及更多的职工和群众。
塑造新生代“医界工匠”
围绕职工需求和发展开展,青岛市医务工会开诊了系列创新活动。打造职工成长平台,塑造新生代“医界工匠”。2013年以来,积极争取部门政策资源,协调市人社、工青妇等部门联合办赛、联合授奖,每年一届青岛市“健康杯”技能竞赛,成为青岛市技能竞赛的金字招牌,公正公开公平的办赛原则赢得职工信赖,6年来吸引和带动了7万余人次参加各层次近700场竞赛。从历次竞赛中脱颖而出的37位状元,通过后续的“状元走基层”、“状元巡展”、状元特别培养措施等,使状元的作用持续发效,迅速成长为新一代“医界工匠”。
举办“健康杯”职工创新成果展示擂台赛,获2015年青岛市工会工作创新奖。作为医务职工“五小创新”推介平台,每2年举办一届,成为“健康杯”技能竞赛的姊妹篇,其创新点在于让评出的创新成果落地、生根、发芽。将服务类的创新成果及时在行业内推广;为产品类的创新成果寻找生产厂家。截止到目前,以发明人名字命名的3项创新项目,其中两项已成功落地,另有一项正在申请国家专利,一旦批准,生产厂家将批量生产。擂台赛的举办,在全系统掀起了技术革新、岗位发明的热潮,创新成果成倍增加。
垒实职工服务平台,2018年创办的“天使妈妈训练营”,针对行业女职工多的特点,推出“天使妈妈健康管理”“天使妈妈技能提升”“天使妈妈素能提升”三个服务包,从育儿、心理解压等身心关爱、健康保健技能提升、到兴趣特长培养,为医务职工送上了创新型再学习、再教育的“大礼包”,职工幸福感飙升。力争将医务工会打造成广大医务职工拥护的职工之家,将医务工会干部打造成医务职工信赖的“娘家人”、贴心人。
新闻推荐
智能!“小黄狗”吃下废品能返现 岛城布局220台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春节前将累计投放350台
居民在“小黄狗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投递旧报纸。文/图半岛记者王丽平通讯员徐玲玲1月2日,在合肥路街道同德路社区...
即墨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即墨市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