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公布了2019年工作要点。根据工作要点,今年青岛启动棚改2.8万套 ,力争年底前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和租赁服务监管平台上线运行 。推进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打通渤海路匝道等20条“断头路”、完成上海路天桥建设、年内开工环湾路火车北站等7座天桥,竣工宁德路小学、宁德路幼儿园、北村中学、河西中学等配套教育设施13所。
◎住房保障今年启动棚改2.8万套
2019年,实施住房保障6000套(户),建筹公租房1000套,人才住房1.2万套。加大对各类人才、新市民的保障力度,多渠道建筹面向在青岛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和新就业职工等新市民群体的公租房房源,逐步将更多的新市民纳入保障范围。将公租房租赁补贴标准由家庭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810元调整为不超过2936元。
启动租赁服务平台建设,力争年底前完成政府主导的住房保障和租赁服务监管平台上线运行工作,全面提升青岛住房保障和住房租赁市场的管理水平。启动棚改2.8万套(户),完成500万平方米节能保暖工程、88万平方米老旧小区整治、489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
◎教育配套竣工配套教育设施13所
开工建设市康复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完成青岛大学科技研发中心、市社会福利院、市老年活动中心、市创业就业实训基地等项目收尾工作。
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开工澳门路小学、浮山后一小区中学、合肥路小学、沔阳路幼儿园等配套教育设施4所、竣工宁德路小学、宁德路幼儿园、北村中学、河西中学等配套教育设施13所,年底前启动海晶化工地块学校的生态修复。崂山区开工配套教育设施1所;西海岸新区开工配套教育设施10所、竣工22所;城阳区开工配套教育设施10所、竣工2所;即墨区开工配套教育设施1所、竣工1所;胶州市开工配套教育设施7所、竣工1所;平度市竣工配套教育设施2所。
◎物业管理建立物业企业“红黑榜”
在全市深入开展“物业管理整治提升攻坚行动”,结合已开通的物业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系统,建立物业企业“红黑榜”并定期公布。同时,指导市物业管理协会建立行业自律优胜劣汰机制。建立市和各区(市)物业管理工作联席会议,齐抓共管,有效提升物业服务水平。
借鉴外省市先进经验,制定“青岛市物业管理云平台”系统建设方案,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计划分步推进线上业主缴费、投票表决、满意度评测、问题反映等功能,不断提升物业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道路施工打通20条未贯通道路
牵头推进新机场高速连接线(双埠-夏庄段)工程;统筹调度辖区政府,实施到发新机场“全天候保障”路网体系中的春阳路(锦盛四路-李王路)打通、李王路(春阳路-G204)拓宽改造工程建设;会同各区市政府,打通渤海路匝道等20条未贯通道路;完成上海路天桥建设任务,环湾路火车北站等7座天桥年内全面开工。
建管结合解决重点区域停车问题。加强停车场建设管理联席会议统筹协调,制定工作方案,分解目标责任。按照建设多元化的思路,组织各区及相关单位建设公共停车泊位8000个以上,突出解决老城区、医院等重点区域停车设施缺口。优化完善市级智能停车一体化平台,加快整合路内及路外停车场资源,加强停车诱导,会同相关部门做好停车管理工作。
◎市容整治16条道路街景整治提升
以推广装配式建筑促进房屋建造技术升级,以推广超低能耗、被动式住房等绿色建筑促进建筑能效升级。进一步完善扶持政策和技术标准体系,全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20%以上。编制《青岛市绿色建筑规划》,确定各类新建建筑工程的绿色建筑等级要求。运用“建筑云”平台,推动智慧住区、历史城区风貌保护区和绿色科技城地下空间可视化项目建设。牵头建立青岛绿色建设科技城推进机制,积极推动绿色建设科技城与绿色金融相结合,加快推进重点项目落地。全年完成建筑垃圾综合利用1600万吨,全市建筑垃圾利用率达到70%,保持全国领先优势。
持续开展美丽青岛建设。完成25平方公里国家海绵城市试点区全面达标,启动李村河流域海绵城市示范区建设。推进49公里地下综合管廊试点项目运营,因地制宜推进相关区域管廊建设。牵头开展建设工地市政道路保洁城市裸露土地扬尘集中整治行动。开展美丽街区示范项目建设,加大对市南区大学路、沂水路周边区域 、市北区馆陶路和广兴里周边四个示范街区16条道路沿街街景整治提升、基础设施配套完善建设,示范带动全市老街区整体复兴。牵头各区市完成50条市政道路提升工作。持续开展铁路两侧环境整治提升。
◎质量监督新竣工住宅投诉下降20%
强化建设工程质量监管。全面落实工程参建各方主体质量责任,加强质量违法违规行为动态监管,确保工程主体结构安全,不发生一般以上质量事故;深入开展住宅工程渗漏、开裂专项治理两大行动攻坚,2019年全市新竣工住宅工程渗漏、开裂投诉数量力争同比下降20% ;全面推广检测二维码防伪、网上合同备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促进工程检测行业健康发展;加大精品工程培育力度,发挥样板工程引领作用,全年力争创建1项“鲁班奖”工程,4项“国家优质工程奖”,16项“泰山杯”工程,40项“省优质结构”工程。
强化建设工程安全监管。坚持安全生产红线意识,强力推进安全生产风险隐患双重预防体系建设。严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做到有效防范一般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杜绝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完善“互联网+安全监管”安全生产信息化体系,推进塔机运行安全监控平台建设,提取、量化、整合塔机安全监督工作实时数据,形成大数据统计,实现有效管理。城市信报记者 丁一
新闻推荐
研发人员卖图纸获利80万 即墨警方破获全市首起侵犯商业秘密案件
半岛记者刘玉凡通讯员孙仁强报道本报5月7日讯5月7日,半岛记者从即墨警方获悉,即墨公安分局破获全市首起侵犯商...
即墨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