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官方认定该银杏树为“国家一级古树”,树龄630年。
▲河道旁旺盛生长着绵延3公里的参天树群。
“树王”是位世纪“老人”
河床上,一位村民上前拥抱大树,他的臂膀却没有将大树拥抱过来。
“这棵大树不到50年。”这位村民告诉记者,“这些大树群里,有相当多的一部分已经超过了50年。”
在村东头,王仕凯、一名村民和邻村村干部张孟德3人手挽手,试图将被村民喻为“树王”的一棵枫杨树抱过来,但最终失败了。
记者发现,古树上挂有铭牌,该树为国家三级古树,胡桃科,枫杨属,当时的即墨市人民政府于2012年10月鉴定该树树龄为140年。“到今年,应该是147岁了。”王仕凯告诉半岛记者,他们眼前的这棵“树王”在当地政府正式鉴定其树龄前,哪怕村里的最长者也难知树龄。
在如今55岁王仕凯的记忆里,他从小就在这棵树王的树冠下长大。
“小时候经常和村里的同龄人在树下玩。”王仕凯说,枫杨的枝条上长满一串串看上去像是带有两个翅膀的小燕子的果实,这个果实深得孩子们喜欢,小时候他就和伙伴们搬来高木凳,站在高木凳上摘这棵大树上的“小燕子”。
这棵树王除了给王仕凯的童年带来乐趣外,在一些老人的记忆里,早在50年前,两名成人就抱不过来了。50多年来,树干越长越粗,但一些树枝枯萎,树冠渐渐小了。
“这里不光有棵树王,河道里这所有的大树都是它的子孙。”村里一名八旬老人眼瞅着村东侧河床上的上千棵大树告诉记者,早在他爷爷在世时就告诉他,他爷爷儿时这棵树王就已经长在村里了。
“别说他(王仕凯)是在树底下玩大的,我也是在这棵大树底上玩大的。”老人说,他小时听老人说,当年村子里只有这一棵枫杨,后来河道两旁的枫杨随着这棵枫杨的开花结果越来越多起来。
枫杨树越来越多,与树王有关?老人称,枫杨枝条上所长的果实正是它的种子,果实入秋成熟则纷纷落地,次年这些落地的种子出土成长,渐渐地,村东的枫杨越来越多。
除了风将成熟的种子四处传播之外,车龙河的河水也将一部分种子冲到了车龙河的下游。
看似老人在讲故事,实则老人的故事不无道理。
半岛记者行走在车龙河沿岸发现,在绵延3公里的枫杨树群里,越向东,也就是离世纪树王越远的位置,枫杨的树干则越细、树龄越短。
树王的子孙们不光是在村旁的河床上生根、发芽、生长,枫杨的子孙还开始向车龙河的下游延伸、扎根、安家,一直延伸到了下游的另一个村庄。
古老的枫杨,将两个村系在了一起。
古老的枫杨,将两个村绘成了一处独特风景。
山、水、牛、羊、花香、鸟鸣和古树群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良好的自然生态,将这里打造成了一个鲜见的世外桃源。
几代人的卫树之战
成就树群独特风景的背后,不光因两村村民坚定的护林决心,还有这里淳朴的乡风。
车龙河下游村庄54岁的韩名东说,如果不是一代代村干部这么多年来坚持不懈地护树,这些树早就没了。“早在我记事时,村里就不让砍树。”韩名东说,“尤其是河两边的这些大树。”
这里世代村民护树,还有一个见证。在村中央,有一株老银杏树,2012年官方认定的铭牌上写有“国家一级古树”,树龄630年,到如今已有637年。10人都难以围拢的古老银杏树旁是一座古庙。
韩名东告诉记者,上世纪60年代老支书在世时,还专门成立了护林队看管村里的树木。
“谁砍树都不行,哪怕砍个树上的枝条回家烧菜做饭都不行。”韩名东说。上世纪60年代末起,当外村都在砍树时,也有村民提着斧头准备将枫杨砍倒向家里扛,村支部书记直接站出来:我看谁敢砍?砍树就是犯罪!就这样,这个村河流两岸的枫杨硬是留下了。
“老支书制定的乡规民约不但在当时起了作用,而且影响了当下。”村干部张孟德说,不但之前,现在村民都不能随便砍树,砍个枝条都不行。
卫树之战,并非一帆风顺。
早在数年前,一村民建房子时,因一棵枫杨在他房子地基旁,这名村民觉得这棵长了好多年的枫杨妨碍自家建房子,于是将这棵大树砍掉了。
成长几十年的大树被砍掉,村里将这件事报警了,当地警方不但带走了这名村民调查,还对这名涉事村民进行了罚款。
同样,在车龙河上游树王所在的村,自上世纪60年代,就制定了护树的乡规民约,而且这些乡规民约在不断完善的基础上至今仍在延续。
现任村党支部书记王仕凯说,为了将河床上的枫杨古树群保护起来,村里规定砍一棵幼树罚款30~50元;砍一棵稍大一些的树,罚款100~200元。若砍伐20年以上的大树,村里就得报警,由警方处理。
除了古树群周边的树不能随便砍伐之外,古树群周边类似野生蔷薇的植被,同样也不能随便割断或者私自盗挖回家或倒卖。
“乡规民约起到了重要作用。”一名村民说,现在每户村民护树已经成为共识,不但河滩上的树木不能砍,地边的小树苗也都被村民自发保护了起来。
保存完好,绵延数公里的古树最终引起相关部门注意。
早在之前,即墨区相关部门不但对树王确定了树龄,还对河床上的成片大树高压喷药杀虫,同时在树体上钻孔放药杀虫。
青岛市绿委办曾于2017年对岛城古树做过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岛城部分古树仍处于濒危状态,而其树势衰弱并非完全因年龄因素。随后,青岛市加大力度展开了相关复壮、防雷等一系列工作。
那么,将如何给古树“动手术”“加营养”呢?《青岛市古树名木管理技术规范》起草人邱元英曾对其中的几棵古树的复壮保护提出建议和措施。
1、平度南朱家庄唐槐
这棵古槐传说树龄1300多年,主干与主枝已枯裂。树身中间的水泥暂且保留,但侧枝上的水泥要去掉。修剪掉干枯枝条和病虫枝,但大的树杈不能去掉。还有,要重新安装具有伸缩性的铁箍,并垫上不伤树的垫片。
2、平度岔河村侧柏
这侧柏据说有300多年。需要增加树体营养,首先考虑施肥。在两棵侧柏中间挖一条横沟,把肥料加到横沟里。一般来说,树木的生长点在其垂影下面,施肥应施到这里。其次,要加强周边环境的土壤的通透性。
3、莱西西贤都村国槐
这棵树据说有500多年。重点处理树根周围的排水沟,可安装上排水管道或使用其他排水设施,保持古树根不受长期水渍或土壤免遭污染。然后垫平,保证其稳定性。修剪枯萎枝、病虫枝和徒长枝,使树体平衡生长。
4、西海岸新区小张八村银杏
这棵树至少有六七百年。首先,需要去除腐烂的树皮,挖掉枝干上的腐烂木质部,进行消毒,并用合适材料填平,避免积水。其次,用药除虫害。另外,它离河道太近,银杏不需要这么多水分。需要进行下挖,再根据情况采取保护措施。
5、西海岸新区墨禅庵景区山楂
这棵树至少有300多年,每年仍开花结果,外形较好。躺倒在地的那根主枝,目前不需要再扶起来,否则更易折断。应适当剪除部分枝条,减少营养消耗,树体正常生长。目前树根部的基座已不能满足树体的需求应将拆除,再进行扩大,给其更多生长空间。树身的孔洞较多,但要进行多处修补,恢复原状。
■新闻链接青岛濒危古树这样修复
新闻推荐
“三只眼睛”助推城市管理智能化 即墨区数字化城管让城市管理更精细,提升市民满意度
城市巡管员上街巡查。文/图半岛记者李春燕通讯员马永萍“上午贴出去的小广告,下午就被清理掉了;1小时前小区门口还...
即墨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即墨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