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这张40多年前拍摄现在已微微发黄的老照片,自己仿佛又回到了知青那段难以忘怀的青春岁月。1975年5月,我们响应号召,像所有的知识青年一样,满怀豪情投入到了轰轰烈烈的上山下乡运动中,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经历,自己这一生都受益匪浅,一个字概括“值”。
在与贫下中农打成一片的日子里,我学到了太多在书本里学不到的知识。他们的朴实,他们的吃苦耐劳,都给我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成为我前进道路上不断进取的楷模。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后入团入党,并担任了大队的保管员,多次被评为五好社员、知青先进个人,出席过烟台地区知青先进个人代表大会。这张珍贵的照片是出席莱西县妇女积极分子代表大会,我们望城公社各生产大队妇女代表的合影。前数第二排右二是我们大队妇女主任李秀芳大姨,第三排中间的就是我,后排中间的是后塔大队的知青战友孙英。
四十多年过去了,照片中的大姨、大姐你们都还好吧?在那段一生都难以忘怀的岁月里,认识你们是一种缘分,是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怀。祝大家身体健康,阖家欢乐,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讲述人:宿国春
这张照片拍摄于1970年,我们是青岛一中七一届的毕业生。当时都学习毛选,我们也学着大人成立了学习小组,很是高兴。走在路上,突发兴趣留影纪念。那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十四五岁,豆蔻年华。我们梳着小辫子,是学着大人的样,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自豪而自信的小模样。我们这一代人单纯、自信,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都回味无穷。这张照片已经过去48年了,非常感谢同学还能留下这张老照片。看到照片,我们仿佛又回到了那荡起双桨的年代。祝现在的老同学身体健康,心情愉快。 讲述人:杜伶仪
我今年75岁了,这张老照片拍摄于1966年。我们三人当时是生产大队和生产小队会计,当年在棘洪滩公社会计培训班合影,每人手持《毛主席语录》,身穿带补丁的中山服,脚穿球鞋。 50多年过去了,每当看到这张照片,我总是心潮起伏,非常开心,仿佛年轻了许多。
讲述人:孙进德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张晓帆本报通讯员公志程“过去我家房前屋后污水横流,全村的污水顺着水沟就进了产芝水库,一到夏天味儿就没法闻了。如今,政府给家里接上了排污管道,村里的路也硬化了...
莱西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