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岛市传染病医院里,有这样一位老人,她每天穿着“白大褂”、黑布裤,在医院里楼上楼下忙碌着,她一年365天不休息,每年加班100多个工作日,平均每天工作都在13个小时以上,她把一颗真心奉献给每一名患者,在工作岗位上整整53年,她是病人眼中的“白衣天使”。这位看似柔弱的老太太,却有着坚强、刚毅的精神,时时刻刻冲在工作最前线,她曾任青岛市第六、七、八届政协委员,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模范护士、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她就是山东省首位获得国际红十字会南丁格尔奖章的护士——71岁的李桂美。虽然已经退休16年,但深爱着护理事业的李桂美一直没有离开自己的岗位,虽然没有工资,但她仍然“义务”发挥着自己的余热。
励志要成为“白衣天使”
李桂美出生于1939年10月,七八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带着她从安丘来到青岛,当时家里很贫困。李桂美10岁那年,要打仗了,母亲托付同乡把她带回老家以躲避战乱,结果路遇洪水暴发,李桂美几次被洪水冲走,又被路人救起,独自流浪走了300里路,才辗转回到青岛,在老乡帮助下找到了母亲。 “也许因为童年的生活特别苦,我后来特别懂得感恩,希望能帮助更多人,当时就觉得白衣天使特别神圣,能帮助别人减轻痛苦的事,我就觉得应该做、值得做。 ”李桂美17岁时考入原青岛信谊会医院护理学校学习,之后留在医院做护士,1965年调入青岛市传染病医院继续从事护理工作至今。
水灾第一线救死扶伤
上世纪70年代,临沂地区闹水灾,灾后瘟疫爆发,李桂美放下家中病重的母亲,与救护小组的六名医生风尘仆仆赶赴灾区。 “我们去的时候大水已经消下去了很多,当地很多房子都倒塌了,猪、牛、羊、鸡、鸭都漂在水面上,井水、粪便也掺和在一起,得痢疾的病人数以千计,躺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等待治疗。 ”李桂美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全身心投入工作,一刻不停地为病人打针、输液、喂药、护理。在危急关头她运用剪刀、镊子、纱布等简单的医疗用具成功为病人实施了穿刺、局部麻醉和包扎,挽救了病人的生命。经过60多个日夜紧张救治,4000名病人转危为安,“白衣天使”的美好形象深深地印在灾区人民心中。
除夕基本上没在家呆过
因肝硬化大出血而住进传染病医院的李培文是一位残疾人,在住院期间,李桂美对他照顾有加,当她得知病人的妻子吴女士也是一位残疾人,家庭收入很低并且还要照顾孩子时,李桂美主动承担起照顾李培文的责任。在生活上,李桂美吃饭时帮着李培文弄饭,在治病期间,李桂美几次与医生商量如何给李培文节省医药费,在李培文住院半年期间,李桂美与病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每逢过年,李培文都要给李桂美拜年。在李桂美工作进程中,有37年的除夕夜都是在医院里度过的,即使有机会,她也让同事回家过年,自己留在医院陪病人。
最初,李桂美的家人不理解她,她不但没带两个女儿出去玩过,甚至连看大海都没有看过,开始孩子也会常常埋怨她,不过时间长了就习惯了。“一个人的精力毕竟是有限的,不可能全面兼顾,能够走到今天,也与老伴和孩子、家人对我的支持分不开,现在没时间回家,我的女儿、女婿还经常来给我送饭。 ”李桂美笑着说。在李桂美熏陶下,她的二女儿苑媛也走上了学医之路。
“终身护士”退而不休
1993年,李桂美被国际红十字会授予南丁格尔奖章,她是山东省第一位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在世界各国,获得此奖者都享有“终身护士”的美誉。获得南丁格尔奖后,李桂美把3万元奖金全部捐给了青岛市红十字会。
现在的李桂美,主要负责培训年轻护士,每月填一些医疗管理方面的表格,医院还成立了“李桂美护理小组”,就这样,她退而不休,仍在工作。同时,李桂美还参与很多社会活动,深入社区家庭中,本院的老病号生活中遇到困难、不方便出门的,李桂美都会亲自上门去为他们打针。
“李护士长今天怎么没去上班啊? ”在小区里,邻居们遇到李桂美,总是这样打招呼。李桂美1958年结婚以来,一直住在老伴所在大学的教工宿舍里。因为她每天比别人出门早、回家晚,所以在宿舍院里住了大半辈子,有些邻居甚至还不认识她。但七十岁每天照旧上班的人毕竟不多,所以“天天上班”成了她给邻居们的最深刻的印象。
作为医院的“终身护士”,李桂美依然奉献在医疗护理战线上,她始终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以先驱者南丁格尔“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献身精神激励自己,将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和全部精力奉献给病人和她所爱的护理事业。在与李桂美交谈中,她说,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两个字就是“奉献”,她希望全社会的人都能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奉献出一点爱心。 记者 安娜
新闻推荐
提起万品海参,消费者有一个共同感受:货真价实。万品海参是加拿大华裔专家周苏玉先生创立的品牌。万品海参生长于深海,无污染、有机物丰富。笔者在青岛万品专卖店看到,前来咨询、购货者很多。一位张姓...
青岛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青岛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