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职场找工作,不乏骗局存在看看这几种,或能躲避风险

来源:城市信报 2010-03-15 01:52   https://www.yybnet.net/

日期:2010-03-15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一到“3·15”,维权打假就被大家广泛关注 ,然而,打假并不仅仅限于消费领域,在求职找工作的过程中 ,不乏被骗的人。据某知名招聘网站做的“3·15”特别调查显示,五成职场人曾遭遇招聘欺诈,更让人担心的是 ,受骗者中有七成自认倒霉,不采取任何措施。由此可见,求职过程中骗局、陷阱并不是危言耸听,稍有不慎,求职者便成了“被宰”的羔羊。求职者在求职时要多听、多问、多看、多想,避免就业路上的陷阱。

典型案例:“星级饭店招聘男女公关经理,要求气质好,口才佳;无需工作经验,无学历要求;底薪600元,月薪可达上万元。”2009年7月 ,一则贴在电线杆上的招聘广告引起了东北来青求职者郭先生的注意,优厚的薪酬吸引他前去应聘。结果,想走致富捷径的郭先生在交了 600元体检费后,招聘者便以各种理由拒绝郭先生上班的要求,体检费也石沉大海。

骗局分析:一些招聘单位许诺能给高薪,让很多应聘者心动。但这种“高薪”背后往往藏着猫腻。天上不会掉馅饼,完全不需要个人付出努力就能获得高薪回报是不可能的 。

骗局二:试用为名,使用廉价劳动力

典型案例:“那是一家皮包公司,专骗大学生暑期给他们免费工作。”青岛某高校大二学生小林在遭遇骗局后这样说。2009年7月 ,放了暑假的他想留在青岛赚点学费,于是在一汽车用品公司推销汽车用品,结果试用期7天做满后,和他一起应聘的8名同学全部被辞退,原因是未完成规定的任务。在最初招聘时,招聘方曾口头承诺底薪800元,最终也没有按实际工作天数发放,只给了 100元钱。

骗局分析:这些不良企业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的心理,以试工、试用为理由,试用期没完没了,而且不会正式录用 ,让大学生有苦说不出。俗话说空口无凭,面对用人单位的口头承诺,求职者不要轻易相信,任何试用期的要求和考核都应该以书面形式确定。

骗局三:夸大岗位,经理变身保险员

典型案例:毕业生小张是青岛一高校商学院的学生,2006年毕业求职时,她在招聘会上看到一家大型保险公司招聘,岗位是“人力资源部经理”。应聘过关后上班时,公司老总让小张去卖保险,说是从基础工作做起 。“我在那儿干了快一个月 ,天天出去卖保险。”小张说,一名与他关系不错的员工偷偷告诉他,公司最初招聘时就是保险员,怕招不来人,故意说成是“人力资源部经理”。

骗局分析:因担心招不来业务员 、推销员 ,招聘单位就把职位美化成“部门经理”、“部门总监”等,以此来诱惑大学生 。当应聘成功后,招聘单位便会以“先熟悉工作”或“到基层锻炼”为由,欺骗求职者继续工作。这类招聘信息一般比较简单,涉及细节方面的东西都未明确,比如没有岗位职责等。因此求职者应聘时要提前搞清楚职位的具体内容,询问工作细节,认真考虑后再决定是否应聘。

骗局四:收了费用,提供的是假信息

典型案例:大学毕业后,小吴在一家职业中介交了 10元注册费,成为会员又交了 150元的信息费后,中介为他联系5个用人单位进行面试。没想到,小吴5次面试均碰壁,对方要么称“已招到人”,要么称“不合适”。小吴发现,其他在该中介注册的大学生也遇到了和他一样的情况,他明白自己碰上了“黑职介”。

骗局分析:“黑职介”利用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同时又挣钱心切的心理,收取信息费后提供虚假信息,找几家用人单位来回“忽悠”学生。求职者找工作时一定要去正规的职业介绍机构,要看有无劳动保障部门颁发的职业介绍许可证、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标准证、工商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等。如果遭遇“黑职介”,可向劳动部门举报。

骗局五:说是考察,实为骗取好创意

典型案例:小彭是青岛一高校广告系的毕业生,2008年毕业的前几个月 ,他到一广告公司应聘。对方给他出了一道题:为一款家用电器做个广告策划方案,说是考察一下他的策划能力。3天后,小彭带着自己做出的策划方案来到该公司,对方收下后让他回家等通知,然后就再无下文。2008年5月 ,小彭发现一条家用电器的广告“很眼熟”,和他做的方案几乎一模一样,而策划公司正是他曾去应聘的那家 。原来,对方招聘是假,窃取他的创意才是真。

骗局分析:一些招聘单位以考试为借口,将公司接下的项目作为考题直接交给应聘者完成,在不付出任何成本的情况下,骗取应聘者的劳动成果,最后却不录用任何人。因此,求职者应提高对自身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在提交策划案时最好附上“版权声明”,并要求招聘单位亲笔签收。

◎相关链接如何躲避网上的求职陷阱

网上存在不少局限,求职者并不能全面了解用人单位的情况,为了防止受骗,大学生网上求职应参加由学校、教育部门、人事部门组织的正规网上活动 。大学生在发送简历前,应该先致电到单位确认 ;在网上进行“虚拟面试”后,求职者如果决定签约,应该对用人单位进行调查,进入双方的真实接触阶段,了解得越多越好,以做到“知己知彼 ,心中有底”。在网上与用人单位的交流只是第一步,不可因为急于求职而轻易应诺,要与用人单位耐心交流 。《 北京市洽谈会实施细则》就有明文规定:单位的内容必须真实合法,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应聘人员收取任何费用或要求应聘人员以其财物、证件作抵押。所以,大学生在求职时,不仅要反复看清楚公司的营业执照,还要牢记不掏钱的原则。

记者 李伟伟

新闻推荐

店门前一摊胶水把俺摔个大跟头国女士:那个店咋就不能勇于承担责任呢?店长:胶水不是我们倒的,我们也感觉很冤枉

店门前一摊胶水把俺摔个大跟头国女士:那个店咋就不能勇于承担责任呢?店长:胶水不是我们倒的,我们也感觉很冤枉日期:2010-03-16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职场找工作,不乏骗局存在看看这几种,或能躲避风险)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