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为期两个月的李村河流域污染限期治理环保专项执法“六十天会战”行动已行期过半,各辖区内李村河流域污染限期治理工作,在多部门的联合作战下,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李村河现在究竟变成什么样了?对此,记者对李村河上中下游三处地点进行了实地调查。调查中记者发现,上游青银路东段,岸上的垂柳已发芽 ;中游南庄河段,河边旧村拆了,路边人仍扔垃圾;下游的雁山世纪段,河道漂浮垃圾少了,岸边又增添了新倒的垃圾。
上游青银路东段岸上垂柳已发芽
行至九水路与青银高速交会处,沿着青银高速立交桥下的小土路向北,大约5分钟,几十米宽的李村河道映入眼帘,两岸杂草丛生,河水已经断流,露出坑洼不平的土地。远处两个女子正行走在河道中。向东一转,却是另一番景象:折线型的水泥蓄水大坝已经完工,还算干净的河水在这里聚集,河堤也用石头和水泥堆建,随着微风轻抚,水面还会荡起轻轻的涟漪。两岸新栽种的两排柳树,已经发出嫩嫩新芽。
“从大桥往东这几公里,水都是满的,干净的,大坝和河堤都是刚修好的。”在岸边为新栽的垂柳加固的工人钱大爷告诉记者,他们是从2月份开始动工的,河坝、河堤、河底都用水泥铺成,到现在已经基本完工了。至于工程延伸到什么地方,他们都说不知道。
“东边是修好了,可你看看大坝西边,还是坑坑洼洼的土河道,两边反差也太大了。”和钱大爷一起干活的一个小伙子觉得,要修应该一气儿修到入海口,这样才真正好看。
记者从李沧区环保局了解到,该流域上游青银路以东区域今年6月份将有望实现河道有水有鱼的治理目标。
中游南庄河段路边人还扔垃圾
“听人家来拆迁的说这里以后管道要重新建造,污水都会流进污水管道,这条臭水沟终于可以消失了。”刘大哥背对着几十亩残垣断壁,手指着身前的一条绿色河沟,若有所思地告诉记者。
青岛地图上,在九水路与福岛路交会处附近,有一条没标名字的李村河支流,因为在南庄附近,有人把它叫做南庄河。南庄和河南村的很多居民都叫不出这条河沟的名字,但他们却知道,自己村里每天的生活污水、人禽粪便,都流进了这里。
就在记者在岸边采访村民的时候 ,不远处两个年轻人,走到桥边,将手里几个塑料袋纸碗纸杯,径直扔进了河道里,若无其事地转身离开了。
“很多人就以为这臭水沟是个超大垃圾桶,哪里有保护意识 ,只为自己方便。”一名村民告诉记者。
据悉,黑龙江路南庄河的污水采取临时截污措施,全部进入市政主管网。另外,目前河南村 、南庄旧村改造工程拆迁工作已经启动,村民已经开始搬迁,与此相对应的污染点源将逐步清除。
下游雁山世纪段河道漂浮垃圾少了
“连挖掘机都用上了,看来这次是动真格了。好多环卫工人拿着垃圾袋,用杆子挑出水上漂的袋子、瓶子。”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大姐,每天都会经过这里,向记者描述她这些天的所见所闻。
家住雁山世纪的王先生告诉记者,现在河面上的漂浮垃圾几乎不见了。
从4月16日起,四方区政府组织建管、城管、街道办事处和环卫公司等部门重点对李村河沿岸杂物和河道内垃圾进行清理,到4月22日,共清运各种生活垃圾 、建筑垃圾、淤泥杂物400余吨。
文/图 见习记者 许瑶
新闻推荐
捐助灾区,青岛在行动日期:2010-04-27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青岛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