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 即墨新闻 胶州新闻 平度新闻 莱西新闻
地方网 > 山东 > 青岛市 > 青岛新闻 > 正文

您知道旧棉被回收后去哪了吗?记者连续几天进行探访收的人说,旧棉花加漂白粉弹出来和新的一样 新棉花10块一斤,这种翻新棉能卖到5块

来源:城市信报 2010-04-19 01:35   https://www.yybnet.net/

您知道旧棉被回收后去哪了吗?记者连续几天进行探访

日期:2010-04-19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也许您对大街上推着自行车回收旧被子的人熟视无睹,但您知道这些旧被子都流向哪里了吗?记者经过几天探访发现,一床旧被子被回收时,每经一道手,一斤棉花就会被加上五毛钱,里面的旧棉花被拆出来加上漂白粉后重新弹,当作新棉花卖,能卖到五元一斤。而在小水清沟附近的几家回收被子的店铺,以3元一斤的价格回收旧被子,并将成吨的旧被子运往外地。

◎收被子的王大爷

推自行车收旧被子一床最多给到10元

王大爷,临沂人,他忙时在老家种地,农闲就到青岛来收旧被子。推一辆老式的自行车 ,把被子摞在后座上 ,4月8日,记者在南京路遇到他的时候,自行车后座上已经摞了 20多床旧被子,有两三米高了。记者问这些旧被子都是从哪收的,王大爷说:“各处都有,市内几个区我都跑。一天得走四五个小时。”“多少钱收一床被子?”“不一定。好一点的能给到10块钱,不好的也就2块钱一床,不过被子得是棉的才行 。”他还揪着几床只值两元钱的被子给记者看。“那您一天能收多少?”“20多床吧,最多的时候得有一百斤了。”记者算了一下,刨去被面等成本,要是按王大爷的这个价格,旧棉花的回收价格应该在每斤两毛到一块之间。

闲聊中,王大爷还告诉记者,收了被子后,他们一般会送到李村的一个废品收购站,一床被子能赚个五毛到一块五。这样下来,他干一个月差不多能赚到八百元。

◎收废品的孙大爷

旧棉花加上漂白粉弹出来跟新的一样

从王大爷口中得知李村有废品收购站收旧被子,记者来到青山路和九水路上打探。遇到孙大爷的时候,他正推着三轮车在九水路上收废品。孙大爷并不专门收被子,但因为那天他去收废品的时候,有一家人不要旧被子了,他顺便捡回来几床,打算卖给废品收购站。记者问他多少钱收的旧被子,孙大爷说:“像那种死棉的,就是被冻过的棉桃产出的棉花,它没丝,也弹不起来。一斤也就2毛钱左右,好一点的棉花,能拉出丝再弹的,差不多得1元钱一斤。”

记者问他知不知道专收被子的废品收购站在哪,孙大爷说 ,“前几年,在水清沟那边有专收被子的,但听说后来都搬了,现在具体在哪里,俺也不知道,俺过去也得打听着找。”

孙大爷还透露,很多人收了旧被子后,会送到自己老家的村里弹成棉花。记者问他是在哪里,孙大爷笑了笑没讲,只是说 ,“很多村子都有,不光俺那个村有。”他还说,“我听他们说 ,他们弹的时候也不消毒,就往旧棉被里加点漂白粉,这样弹出来的棉花看上去和新的一样白,根本看不出来。”记者问那该怎么辨别,大爷说:“看是真看不出来,也就是看价钱吧。一般新棉花弹好后,一斤能卖到10块钱以上 。像这种用旧被子棉花弹出来的棉花,一斤也就卖5块钱。”孙大爷最后还建议,“你以后要是买被子,最好还是找人从老家农村买点自己家弹的好棉花,贵是贵点,但是放心。”

◎九水路的废品收购站

把旧被子卖给农民工价格还能高一点

随后,记者又打听着来到九水路上的一家小型废品收购站。废品站里有位女老板,门外还有一个收废品的男子正在称废品。

记者问女老板这里收不收旧被子,女老板说不收,但正在称废品的男子开口问记者有多少床被子,棉花怎么样。记者告诉他 ,自己手头有20多床旧被子要处理,他就告诉记者不是棉的被子他们不要。棉花要是好一点的话,收的时候差不多按一斤1块钱来收,不好的话,也就2毛钱。

记者接着向他们打听,知不知道哪里有专门收被子的废品收购站。男子想了想说,“听说在水清沟有,但一拆迁人家都搬了,不知道搬到哪里去了。”“那收了旧被子后,他们是不是拿去弹棉花了?”“我听说有的被送到南方那边弹了棉花,再做成被子。”“送到本市小作坊的有吗?”“没听说过。”男子摇了摇头。

一直没有说话的女老板也插话说:“人家有的被子收了之后还卖给农民工,那样价钱好像能再高点。李村大集上就有卖的,你们可以等着有集的时候过去卖啊。”男子接着说:“是啊,去年刚入冬那会有不少人在那儿卖。不过今年来的农民工少了,估计很少有人买了。”

最后,女老板告诉记者,可以去李村河底几家弹棉花的作坊那里问问,他们可能会收旧被子重弹,然后再去做被子。

◎李村的弹棉花作坊

坚持不回收旧棉被用的都是新棉花

记者又去李村河底转了一圈,找到了女老板口中的那两家弹棉花的作坊。其中一家门口贴着醒目的价格牌,屋里摆放着几袋棉花,几床被子和一些弹棉花的工具。因为没有生意,老板在里屋休息。

记者把老板叫了出来,以顾客的身份简单咨询了一下价格,并说自己手头有30多床旧被子想处理掉,问她要不要。她坚持不收,说只有顾客自己家的旧被子想翻新或是改尺寸时,她才给弹。她还说外面收来的被子里都是些不干净的旧棉花,如果弹出来再卖给客人,客人肯定不要。所以她家进的棉花都是新棉花,顾客过来买棉花做被子也放心。听完老板的话,记者抓起袋中的一把棉花仔细查看了一下,的确是新棉,里面还带着棉花籽。

记者走进另一家作坊时,几位女店员正在弹棉花的床上弹着,听记者说要处理 30床旧棉被,她们一个劲儿地摇头,说这种被子不能收,让记者还是卖到收废品的那里去吧。

◎水清沟的废品收购站

最高收购价:一斤1.5元过几天就有人开车来拉

随后,记者前往水清沟打探。在那里有一条街,它的两侧都是些回收旧家具、旧家电的小店,记者问他们收不收被子,店主都说不收。一位热心店主把记者拉进屋内,在屋子的挂历上她记了一个电话号码。女店主说:“有几个人经常开着辆小货车来,问我们有没有旧被子,说要是有的话,就给他们打电话,他们会开车来拉被子。”不过,女店主说她不认识这些人。记者记下电话后,女店主又告诉记者,可以把被子卖给路头上的一家废品收购站,这家废品收购站挺大的,有很多收垃圾的会把收来的被子送到那里去卖。

女店主所说的收购站在宜阳路63号附近。一进去,记者就看到各种杂物堆得到处都是,大部分都是废铜烂铁和瓶瓶罐罐。正在整理废品的一位妇女得知记者手中有大量旧被子想出售,停下手中活和记者聊了起来。记者问她如果被子送过来的话,棉花最多一斤能卖多少钱。她说:“死棉的不值钱,如果是好棉花的话,我们最多按一斤1.5元来收。那些骑自行车去收旧被子的,很多也都是送到俺这个地方来。”然后,她指了指铁门旁的一个小车子,上面堆放着一些破旧的棉被,妇女说:“等我们收了一些被子之后,就给他们开车过来收的人打电话,让他们过来拉。”记者表示想直接联系上那个开车的人,妇女马上改口说:“我们也没有他们的电话,他们每隔几天就过来一趟,不一定什么时间来。”

出了废品收购站,记者来到旁边的一家五金店打听起来。五金店老板一听记者为了把被子卖个好价钱,不愿意卖给这个废品收购站,便笑了起来。他说:“人家很多骑自行车收被子的都是送到这里来,即使你送到收被子的那里,一斤也多卖不了几毛钱,最重要的是,这边不割你的秤,那边的人如果和你不熟的话,准割你秤,到最后你还指不定是多卖了钱还是亏了钱。”“那到底收被子的在哪里?”五金店老板摇头说他不知道,倒是他旁边的一个男子开了口:“那个地方很隐蔽,你们是找不着的,而且他们也不会让你找到的。再说了,他们都是天刚亮就到这边废品站收被子,平常也不在这里,你们根本就遇不上。”

为了套出收购点的位置,记者和他周旋了许久,最后他终于透露了:“桃园和小水清沟村都有,主要还是小水清沟村,你们去那里打听吧,他们有知道的。”

按照五金店老板朋友的指引,记者来到小水清沟村。问这里的村民村里有没有收旧被子的地方,大家都说不知道,让记者找收垃圾的人问问。倒是一个穿着迷彩服的工人说 ,村后可能有收的,让记者去村后边打听一下。

村后正在拆迁,一大片土地正在建设之中,搭着很多高架子。一位年老的妇女弓着腰,在废墟里捡垃圾。听记者说有很多旧被子要处理,老妇显得很高兴,把捡到的垃圾扔在一旁。但记者表示想到收旧被子的点去卖,老妇有些不情愿地说:“那个地方很难找,要从前面下去再穿过一条马路,再拐到一条小道上 ,而且他们在一个大院里面,从外面根本看不出来,你们是找不到的。”记者询问老妇可不可以带记者过去,老妇摇了摇头说:“不行 ,我不往那边走。”记者便说:“要不这样吧,我们给您五元钱,您把我们带过去,让我们的旧被子卖个好价钱,行不行?”老妇痛快地答应了。

◎收获

小水清沟藏个大“据点”

专收旧被子也往外卖

找了半天,收被子的地方总算快找到了,记者在小水清沟村找到一个老妇,花5元钱请她给带路。老妇刚把记者带到重庆南路上,迎面驶过来一辆摩托车,老妇冲着骑车男子大喊起来:“老板,老板!停车!这些人要去你那看看,卖旧被子的。”喊完,她接过记者手中的钱,让记者跟着那个男的走就行。男子骑得挺快,记者在后面远远跟着,只见他拐进了重庆南路223号丰田车行向北大约不到50米的一条小道里,两侧十分荒芜,只有几个拾荒者在那徘徊,男子在小路最远处停下了车,然后左拐进了一个大院。大院里并排有好几户人家,每家院里都堆满了废品。而这个男子进的院里堆的是几乎高到院墙的被子,记者数了一下,少说有五六百床。

男子说:“这些都是些棉花不太好的被子,好被子都放在屋里。”当记者表示想卖大量的被子时,男子说:“孬的棉花0.4元一斤,好的棉花,最多一斤可以给到2.2元。”男子还夸口,他已经干这行10年了,给的价格算是青岛市最高的了。当记者问他这里回收的旧被子是不是把棉花再弹一弹,然后做成被子。男子显得很谨慎,说他们有车,专把这些旧被和旧棉花拉到他的老家潍坊,然后做成棉纱。

“那咱青岛市的那些棉花该不会也是旧棉花给弹出来,再做成被子的吧?”看记者对青岛的棉被质量表现得忧虑,男子说:“青岛做被子的棉花质量,我们也不是很放心,所以你们最好还是去老家弄些新棉花,弹好了再拿去做被子,这种棉花都得十多元一斤。”

为了弄清收旧被子回收点还往哪里供货,记者又辗转联系上另一位在小水清沟收旧被子的老板,称自己开了家弹棉花的作坊,想从这位男老板手头进货,男老板也十分谨慎,总说等以后再联系。不过在记者的追问之下,老板还是告诉记者,他们这里没有原棉,收的都是旧被子,货很多,一次供个三五吨不成问题。他们的货按一斤3元卖,都是被车统一拉到东北那边再重弹棉花做成被子,他们自己不负责送货。

◎记者手记

累过心酸过惊险过 有了结果都无所谓了

酸!收被子的每天走四五个小时

几天的探访过程下来,让记者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南京路上推着老式自行车收被子的王大爷。王大爷60多岁了,还一年3次从临沂跑到青岛来回收旧被子赚钱。

记者刚发现王大爷的时候,他正坐在第七人民医院旁的一条胡同头上晒太阳。他旁边放着一辆老式自行车,上面摞起来的被子高出大爷好几头,把正蹲在车前的大爷挡得严严实实。大爷蹲在角落里,倚着墙根,吸着烟,眉头一直皱着。

当记者表明身份后,憨厚的大爷一直很不自然地来回搓着手,记者要求给他拍张照,他死活不肯,一个劲地说,“我们都是种地的,有什么好拍的。就是收个旧被子啊,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王大爷告诉记者,他每年要从临沂来青岛3次,都是趁农闲的时候来的。

“我下个星期就回老家了,种花生。”说完,大爷憨厚地笑了笑。“那您来青岛后都住哪儿?”“就住李村那边。租的房子,一百多块钱一个月。”“就是说你每天都要从李村那边走过来,然后走这么一圈收被子?”“是啊,一直转悠过来。如果收的被子少,还能骑着,要是多,就骑不动了,只能推着走。累了就蹲下抽根烟歇歇,中午再啃个馒头。”

和记者聊完后,王大爷就推着自行车继续往前走,不时还回头瞅一瞅记者。在那堆高高被子的反衬下,他显得那样单薄。为了一天二三十元的收入,他能推着近百斤被子走上四五个小时,累了连点青菜都不舍得吃,让记者心酸不已。大爷说过,其实儿子看他那么大年纪,也不想他过来,但家里需要钱,他也不想给儿子增加负担,想想还是过来了……

累!一天跟10多个收废品的聊

此次探访过程,为了要打探出旧被子最终的流向,记者从旧被子的第一经手人开始打听,然后顺藤摸瓜,总算找到了回收总点。为了打探消息,记者估摸算了一下,一天得跟10多个收废品的人聊天套词,当然还得向数十名普通的居民、村民打听。刚开始,记者用的是普通话,但大家的戒备心还是有的,探访的效果并不是很好。为了更好地跟他们沟通,记者也捡起了平时不常说的家乡话,别说这一招还真灵。言语上一近乎 ,他们很多人聊起天来也放松了不少,而记者的条条线索也恰恰就是从他们的三言两语中得来的。

通过和这些收废品的人接触,记者感受到了他们身上的纯朴。记得有一天去一家废品收购站,当时天气很冷还下着雨,看记者穿得比较少,收购站里的一个大妈就关心地问:“你冷不冷啊?以后可得穿多点啊。”说得记者心里暖洋洋的。

险 !回去拍照却被老板发现

去旧被子回收点探访时 ,因为老板一直跟在身边,而且十分警惕,记者不方便进行拍照。但为了获取一张更直观的照片,第二天记者再次来到这里。打眼一看周围没人,记者抓紧按下了手机照相机的快门,“啪啪”抓了两张照片。但谁能想到,一转身却发现老板竟然就在旁边站着。记者佯装镇定,又跟老板说了几句话,但老板已经疑心很重,啥也没说,不耐烦地把记者打发走了,所幸没有要求记者把照片删掉。慢慢走出门外,记者长舒一口气,然后快步离开此处。等坐上公交车后,发现手心都出汗了。

文/图  记者 沈子谦  李楠

新闻推荐

春季养生进行时

春季养生进行时日期:2010-04-21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您知道旧棉被回收后去哪了吗?记者连续几天进行探访收的人说,旧棉花加漂白粉弹出来和新的一样 新棉花10块一斤,这种翻新棉能卖到5块)
频道推荐
  • 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数字赋能,拓展“商量”广度深度效度济南:“码上商量”与百姓贴得更近
  • 按下快进键 抢抓黄金期
  •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京师幼儿园桌上推演,筑牢疫情防控线
  • “线上+线下”人社服务再升级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