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纪民(山东青岛)
母亲到了晚年,出于人之常情,她也喜欢唠叨。特别是有我在她身边的时候,她甚至有些滔滔不绝。因为母亲知道我是她最忠实的听众。
母亲每次提起自己与父亲认识的过程,总是说当时父亲家庭是如何的家境贫困,自己在家庭中是如何地“大小姐”身份,家境比父亲是如何地好。当时,街坊邻居都说“黄问银(我姥爷)怎么能将女儿嫁给王世金 (我爷爷),要钱没有,要地没有,怎么养活玉珍(我母亲)? ”而我姥爷却说:“人家王世金人品好,儿子有手有脚人聪明还怕没有办法生活?”在我姥爷的支持下,母亲与父亲走到了一起。
因此,母亲每每讲述自己和父亲的结合时,总是很骄傲地说“我和你爸爸是 ‘有金有银\’,我们是‘金银世家\’”。呵呵,母亲确实很自豪。
在母亲所讲的故事情节里,始终有一段她年轻时领着我和哥哥姐姐三人历险经历:那时,父亲工作忙,奶奶想孙子了,母亲便领着我们回老家。我的家乡在江西九江,那年代从青岛回老家,坐火车还要倒轮船挺麻烦。但是不识字的母亲硬是将我们三个小孩子带回家乡。
母亲说,她一路上最怕我们乱跑,所以就用“外面有吃人的狼,专门吃没有大人带的孩子”来恐吓我们,让我们乖乖跟在她的左右。那时哥哥姐姐还没有上学,我是在母亲的怀里抱着的,可以想像母亲是怎么样的辛苦。当时,在轮船上母亲碰上一位男人,他始终与母亲热情地攀谈着,对我们也很热情。然而,母亲在无法知道这位男人确实是同路人还是另有企图的前提下,出于保护孩子的本能,更是出于对他人的礼貌,于是,母亲只能与这位男人保持着 “不冷不热”的距离,始终保持着高度警惕。
下了轮船乘火车,我们终于到了九江站,母亲和那个男人领着我们一起走出站台,这时,母亲突然高兴地推着哥哥姐姐朝着前面接站的人群说“快,喊爸爸,快喊爸爸,爸爸来接我们了……”正在哥哥姐姐不知所措时,那个热情的男人竟然不见了,母亲迅速领着我们登上一辆三轮车,顺利赶回了奶奶家……
就是这么大的一件事情,善良的母亲怕奶奶和家乡的亲人知道后担心,她始终守口如瓶,甚至连父亲也不知道。要不是母亲到了喜欢唠叨的年龄,或许,我也就永远不知道母亲还有这么一件沉着冷静的背后故事。
听母亲唠叨,是小辈沐浴在亲情中的一种精神享受,特别是对喜欢写作的我来说。母亲唠叨,那可都是丰富的写作素材啊,可惜我还没有听够母亲的唠叨,母亲却已经远离我而去。
新闻推荐
本报讯 4月16日上午,老年生活报周周乐大课堂在本报读者接待室举行,再次吸引了广大中老年朋友前来学习交流。来自青岛市民俗学会的民间艺人姜远娟为大家展示了精致作品,如意结、平安结、团圆结、蝴蝶...
青岛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青岛这个家。